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

新聞摘要 20170828

重點摘要
1. Jackson Hole 三大央行總裁談話,市場想聽的什麼都沒說,但言外之意不少。
2. 美國政府關門機率上升。這次不一樣?
3. 好文章不少,基本上,各家投研都同意現在在懸崖邊附近。但,對於距離懸崖邊還有多遠,看法不一。資本市場,就是個比膽量的地方。
08/26 - 全球最大資管:別被那些只盯著估值的美股空頭嚇到了 (華爾街見聞)
08/25 - 充滿悖論的市場:標普不斷創新高,美股卻遭遇十三年來最猛烈資金流出
08/23 - 傑克森霍爾或成為美元的反彈時機?〈鉅亨觀點〉
08/26 - 央媽們放水開始收手?這可能是錯覺,十張圖看懂全球信貸環境 (華爾街見聞)
08/23 - 華爾街投行認為上漲行情已是強弩之末 (鉅亨)




***** DXY *****

08/24 - 全美地產經紀商協會(NAR)數據顯示,美國7月成屋銷售總數年化544萬戶,遜於預期的555萬,6月前值 552萬戶修正為 551萬戶,創2016年8月以來新低。

08/25 - 美國眾議院議長Paul Ryan週四表示,美國將會提高債務上限以避免違約。他向CNBC表示:「我們將償還債務,我們將提高債務限額。我真的不擔心這件事。因為我知道我們會做到這一點。我們將在我們達到債務限額前上調上限。」 

08/25 - 美國克利夫蘭聯儲主席梅斯特(Loretta Mester)強調,儘管近期經濟數據表現疲軟,但美聯儲應當繼續貨幣政策緊隨的步伐。梅斯特是在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對CNBC做出這一表態的,她將在2018年享有投票權。在梅斯特看來,在加息方面,美聯儲需要先發制人,「必須向前看,我不認為我們能等到通脹率達到2%再行動。」

08/25 - 美國商務部週五公佈數據顯示,受飛機訂單下滑的影響,7月耐用品訂單環比下降6.8%,為2014年8月以來的最大跌幅。今年7月,波音公司共收到訂單22筆,較6月的184筆大幅下滑。


08/26 - 據人民日報消息,韓媒報導,韓國聯合參謀本部消息稱,北京時間上午5點49分,朝鮮在江原道旗杆嶺一帶向日本海發射一枚疑似彈道導彈,飛行距離約250千米。韓國媒體分析認為朝鮮此舉是為了應對正在韓國進行的韓美聯合軍演

08/26 - 美國財長Steven Mnuchin表示:「我認為9月會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們有債務上限;我們有預算;國會這個月有很多工作。我認為總統和我希望他們在休會之前提高債務上限。」國會必須在九月底之前提高債務上限,使政府能夠付款,保持美國國家債券評級不受影響。國會必須在九月底之前提高債務上限,使政府能夠付款,保持美國國家債券評級不受影響。評級機構惠譽週三表示,如果美國無法及時提高聯邦債務上限,那將促使其審核美國的主權評級,而這可能帶來潛在的負面影響。惠譽目前給美國最高評級AAA。該機構在聲明中表示,償還債務優先於其他政府義務,如果不提高債務上限,美國政府的信用狀況可能與AAA狀態不符。不提高債務上限意味著美國政府將無法出售更多的債務。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政府預計將在10月初用盡現金,並面臨著無法及時支付利息和本金的風險。交易員擔心,美國債券違約會使全球金融市場震盪。

08/26 - 政府關門的概率被上調到75%。特朗普本週信誓旦旦地還表示:「如果不造牆,政府就關門!」。
 - 目前,美國黨內分歧嚴重,共和黨黨內紛爭不斷,單是醫改法案的屢次遭挫已經讓市場擔心國會內部的分裂是否已深化到幾乎無法就任何事情達成一致的程度。
 - 此外,提高債務上限還與美聯儲縮表撞車,由約30-40名保守派共和黨人組成的自由黨團(House Freedom Caucus)以及茶黨(Tea Party)都公開表示只有在削減開支的前提條件下才支持提高債務上限。如無法通過新的預算法案,那麼政府很可能面臨「關門」的危險。
 - 野村證券外匯策略師Jordan Rochester分析了2011、2013、2015年的債務上限危機談判截止日期前90天與後30天的3個月期美債收益率數據(即都是10月12日左右到期)發現本次市場的恐慌情緒不同以往,顯得格外高漲


08/27 - Jackson Hole 三大央行總裁談話要點
[1] 耶倫
 - 開幕辭演講,緊扣「金融穩定」這一主題。她指出,金融系統穩健是保持全球經濟活力的關鍵。
 - 在回顧金融危機十週年的基礎上,討論了推行《多德-弗蘭克法案》的重要性、成績以及對經濟和市場的經濟影響,最後闡明監管改革的方向。
 - 美國媒體援引來自華盛頓州政策分析公司Capital Alpha Partners的分析師Ian Katz的話說:她好像是在給特朗普傳遞信號,如果特朗普明年2月在耶倫任期結束後還想要她留任聯儲主席,就必須意識到,耶倫是一個在金融監管方面同他意見相左的人換言之,特朗普必須在耶倫和他傾向的金融政策上做出選擇。此前,特朗普曾表達過希望耶倫留任美聯儲主席的意願。但很多分析人士認為,現年71歲的耶倫沒有意願留任。競選期間,特朗普曾多次批評以2010年《多德-弗蘭克法案》為代表的金融監管措施,稱這些法案對經濟發展有所傷害。而在年會上,雖然沒有點名這一法案,耶倫卻把金融體系更加安全的結果歸結為這一法案的實施上
 - 華爾街見聞發現,在耶倫長達20頁的演講稿中,「貨幣」和「通脹」這兩個關鍵詞一次也沒有出現,並且耶倫致辭後並沒有問答環節。
[2] 德拉吉
 - 午餐會演講,圍繞「如何增強全球經濟活力」的主題
 - 沒有談及貨幣政策或者縮減買債計畫
[3] 黑田東彥盡顯「嘴炮」本色
 -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並非此次央行年會的演講嘉賓,僅僅是在會議間隙接受了媒體採訪。儘管如此,黑田東彥的發聲依舊是三大行長裡最「生猛」的那一個。
 - 收益率曲線控制項目一直運作良好,目看來不需要調整該項目。日本央行並沒有陷入無債可買的境地,日本國債市場運行良好。
 - 2%的通貨膨脹目標和價格穩定目標必須維持,必須實現。但這可能需要時間,我們必須耐心。
 - 黑田東彥表示:「在過去3年半的時間裡,我們已經能夠實現正通貨膨脹,但是距離2%的通脹目標還很遙遠。所以我認為,我們需要繼續這超寬鬆的貨幣政策一段時間。我們正在密切關注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的做法,但是我們的貨幣政策是針對日本經濟的。由於我們的通貨膨脹率遠低於目標,無論歐洲央行或美聯儲在未來幾個月採取什麼行動,我們都要解決這個問題。」
 - 日本央行上月召開利率決策會議,決定將實現2%通脹的目標時間從2018年推遲至2019年。這是自黑田東彥上台後日本央行第6次決定推遲通脹目標實現時間。這意味著,直到2019年,日本央行仍將把「刺激經濟直至實現2%通脹」作為貨幣政策的首要判斷。



***** EUR ****

08/26 - 距離德國大選只剩4周了。屆時,德國將選舉新的議會,並決定是否讓默克爾繼續第四個任期。從民調來看,默克爾處於壓倒性的領先地位,留任幾無懸念。唯一的問題是,她所在的基民盟極有可能無法獲得多數議會席位,必須選擇其他政黨組建執政聯盟。




***** 好文摘要 *****


[1] 摘要:貝萊德認為,美股的估值的確很高,但估值對十年以上的投資才比較有借鑑意義,短期市場主要還是情緒主導。相比於債券及其他資產,股市依舊是更優的投資標的,不必為高估值和央行緊縮而過分擔憂。
 - 警告美股估值高企、可能導致下跌的空頭很多,不過,全球最大資管貝萊德的首席股票策略師Kate Moore並不這麼認為。
 - 研究了近30年來的美歐日股市、和20年間的新興市場後,貝萊德得出了如下結論:
 - 只有在長期的時間維度下,估值才能用來衡量未來回報。中短期來看,盈利增速和勢頭等才是主宰市場的驅動因子。估值對短期走勢是個不怎麼樣的指標。

[2] Stephen
 - 的確,估值高,代表股市投資人對未來盈餘的成長率感到樂觀。樂觀,是股市上漲的動力。中短期來看,只要投資人一直"越來越樂觀",股市大跌的機會就不高。
 - 所以在股市上漲的過程中,看到估值與股價指數同步上揚是合理的現象。
 - 但是,在長期觀點來看,一直依靠估值提高來提高股價的方式,會越來越顯得"不健康",相對保守的投資人會逐步退場(賣出),最終,當新增的樂觀投資人(買進)低於退出的悲觀投資人(賣出)時,股市就會開始做頭,最後下跌。
 - 這個道理很容易懂,但身在其中時,很難看的清楚自己身在何處。籌碼的流向,是一個相對可以參考的指標。

[3] 我們更偏好股市而非債市,尤其是考慮到利率水平的結構性低下。股票的估值相比歷史水平可能的確比較低,但我們並不認為值得為此恐懼。
 - 這裡的「估值」,貝萊德綜合了遠期市盈率、歷史市盈率、市淨率、市現率和EBITDA。
 - Kate Moore首先分析了「美股估值到底高不高」的問題。結論是,放在歷史水平來看,美股估值的確很高,投資者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美股的市盈率已經達到了2002年三月以來的最高,而當年美股掙扎於熊市的大調整中。
 - 但如果和債券相比,股市還是很便宜的。所以,「我們更偏好股市而非債市」。(Stephen:籌碼流向之所以在中短期有些不可靠,就是因為有些大戶,尤其是基金、退休金、保險公司等,為了配置不斷湧入的資金,會一直買入權值股,尤其是當債券利率如此低的時候。)


[4] 貝萊德在對美歐日將近30年的歷史,還有新興市場股市的20年進行研究後的結論是,短期來看,估值不是一個衡量市場的好指標。對五年以下的投資,情緒比基本面對市場的影響更大
 - 下圖中貝萊德的研究結果顯示,對美股市場來說,估值要對股價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至少要是在10年以上。新興市場股市也有類似的表現。


[5] 歐日的估值和市場相關性相對較低,貝萊德指出,這是由於兩個地區都曾經歷了長期的經濟停滯,導致估值大打折扣;而且,歐日市場中週期股較多,干擾了估值和市場表現的相關性

[6] 不過估值還是有借鑑意義的。貝萊德指出,一個公司估值較高,意味著它的長期回報會偏低。但是,對於長期投資來說,盈利和分紅才是最重要的指標。如果你買了一個便宜的股票,這家公司的盈利不斷下滑,你還是賺不到錢。所以投資一家有穩定盈利的公司,至少能保證你的回報

[7] 美股現在的高估值還有一個原因:飛速增長的科技公司。貝萊德指出,如果剔除FAANG,美股相對歐股的估值溢價幾乎盡數消失



[8] 那麼,近期有沒有什麼,是可能導致高估值瞬間崩潰的?
 - 貝萊德指出,全球超級寬鬆的貨幣政策的告終,會是一個導火索但是投資者的擔憂還是有些誇張了:
 - 一個更緊的貨幣政策本身對資產價格是威脅,但彈性的增長會抵消它,最終對價格和估值帶來正面影響。
 - 而且我們相信,現在的經濟擴張還是可繼續的。企業盈利支撐著股市,股票相對其他資產依舊更有吸引力。
 - 我們預計央行會以非常慢、而且是可預期的步伐移除貨幣寬鬆



08/25 - 充滿悖論的市場:標普不斷創新高,美股卻遭遇十三年來最猛烈資金流出

[1] 美國股市出現了一個頗為詭異的現象:在標普500指數不斷創出新高的同時,美國股票基金卻遭遇了十三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資金流出。

[2] 美銀美林的EPFR全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週三,投資者本週內共計將26億美元淨資金撤離了美股基金。從6月下旬以來,共有300億美元流出美股。相比之下,他們向其他地區股市增配了360億美元,特別是歐洲。這是美股連續第10週遭遇資金流出,也是從2004年以來市場從未見過的現象。

[3] 其中,零售板塊資金流出規模創出史上第三大:


[4] 金屬類ETF資金流入接近歷史最低水平:


[5] 分類來看,年初至今,ETF基金遭遇了高達2780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而主動管理型基金流出了730多億美元。


[6] 分國家來看,日本股市本週吸引了31億美元資金流入,規模為21周以來最大。新興市場股市吸引了2億美元淨流入。歐洲股市則出現了7周以來的首次資金淨流出,規模在2億美元。
從收益率角度看,新興市場股市今年換算成美元的累計投資回報率為27.4%。歐洲股市排在第三位,為18.7%。
從更加宏觀的資產角度看,全球股市基金吸引了31億美元資金流入,債市基金吸引了55億美元,政府債和國債基金出現了10周以來最大的資金流入,規模為9億美元。
相比之下,垃圾債則拖了後腿,過去10周有8周高收益率債券基金都出現了資金淨流出,本週流出量為22億美元

[7] 與此同時,美股還面臨著另一個問題:上市公司股票回購規模創出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降幅。華爾街見聞不久前提及,法國興業銀行量化策略部門全球負責人Andrew Lapthorne在研報中寫道:美國今年的股票回購規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上市公司回購自家的股票是2009年來的美股上漲重要推動力。而超低的借貸成本鼓勵著大型企業通過發債來購買自己股票,同時也給市盈率增長帶來了尾部風險。Andrew Lapthorne認為,「企業通過回購股票這種過度舉債的辦法來支撐股價或許已經到了極限。」




08/23 - 傑克森霍爾或成為美元的反彈時機?〈鉅亨觀點〉

更令 Fed 憂慮的是,目前美債殖利率曲線斜率與 2016 年底相比,已更進一步趨於平緩,顯示債券市場對於美國未來的經濟前景、通膨預期等,皆是出現了較大程度的擔憂。
藍:2016年12月14日之美債殖利率曲線 紅:2017年8月22日之美債殖利率曲線 圖片來源:Wolfstreet

[1] 從美國聯準會 (Fed) 七月貨幣政策會後聲明來看,目前 Fed 官員對於縮減資產負債表一案之關注,已然明顯高過於升息,甚至 Fed 主席葉倫亦曾在近期的發言上暗示,「縮表」一事是勢在必行,顯示 Fed 當前貨幣政策已趨向「慢升息、快縮表」之意向。
 - Fed 自 2016 年底再度向市場升息之後,又於 2017 年內再次出手升息二碼,Fed 的升息腳步仍是持續不斷,而雖然 Fed 仍在執行「緊縮性」貨幣政策的升息循環,但似乎金融市場並沒有感受到緊縮的壓力,反而還愈趨寬鬆。
 - 如下圖所示,據 Fed 向市場衡量的金融壓力指數 (Financial Stress Index) 顯示,在 Fed 尚未進入升息循環之前的 2015 年底,金融壓力指數是觸及到了 -1.6 點的歷史低檔區,而順著 Fed 持續進行升息,雖然期間內金融壓力指數一度大升至靠近 0 軸水平,但近期金融壓力指數卻又再度跌回 -1.6 點的歷史低點附近,顯示當前美國金融市場狀況,仍是非常寬鬆。
 - Fed 一面執行緊縮式的升息循環,另一方面金融市場卻是對緊縮無感,一部分顯示了 Fed 與市場的「政策溝通」並未達到完整傳達,一部分也是因為目前金融市場的流動性仍然是十分充沛。

Fed 所編撰之金融壓力指數 圖片來源:Wolfstreet



[2] 更令 Fed 憂慮的是,目前美債殖利率曲線斜率與 2016 年底相比,已更進一步趨於平緩,顯示債券市場對於美國未來的經濟前景、通膨預期等,皆是出現了較大程度的擔憂。


藍:2016年12月14日之美債殖利率曲線 紅:2017年8月22日之美債殖利率曲線 圖片來源:Wolfstreet


[3] 為了扭轉金融壓力指數的下滑趨勢、拉升美債殖利率曲線、提振通膨預期升溫等目的,是故 Fed 正將目標轉向漸進式縮減資產負債表的「量化緊縮」,以向市場進行更為實質性的收水措施。
 - 一年一度全球央行年會傑克森霍爾 (Jackson Hole) 即將於本週四至週六 (24-26 日) 召開,而 Fed 主席葉倫 (Janet Yellen) 將於週五 (25 日) 發表一場主題為「金融穩定」之演講,市場正廣泛聚焦。
 - 雖然葉倫本次演講主題為金融穩定,葉倫可能不會對 Fed 貨幣政策著墨太多,但市場仍估計,葉倫可能將在席間重申 Fed 十二月升息之意向,再次確定 Fed「慢升息、快縮表」之論調。
 - 投資銀行布朗兄弟哈里曼 (BBH) 資深副總裁即表示,除了 Fed 九月縮表箭在弦上以外,若 Fed 再次向市場拉升升息預期,那麼美元即可望出現較大程度反彈。





[1] 摘要:美聯儲要縮表,歐元區要退出QE……然而,各大央行還在向市場釋放流動性。全球信貸環境到底如何?
 - 下半年,美聯儲準備縮表;明年上半年,歐元區有望退出量化寬鬆;中國下半年的金融政策則更加趨緊,全球的通貨再膨脹是否要走向終結?
 - 但是,目前下定論還為時尚早。因為央行依然在向市場釋放流動性,在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皆是如此。

[2] 摩根士丹利最新發佈的研究報告認為,各國央行都在謹慎地解除寬鬆的貨幣政策,但是寬鬆政策對市場的支持仍能達到12個月以上。全球市場信貸狀況到底如何?請看摩根士丹利發佈的十張圖:
(Stephen:圖一至圖三的信貸衝量,係代表信貸的淨增減量。)

圖一:中國信貸脈衝急劇下降後,全球信貸衝量走勢平緩 - 信貸衝量指的是新增貸款變化量佔GDP的比重圖中藍色線表示四個發達經濟體(美國、英國、歐元區和日本),色線表示這四個發達經濟體加上中國後的信貸衝量



圖二:中國新增貸款曾在2009、2013和2016年達到高峰 - 深藍色為美國、綠色為歐元區、黃色為日本、淺藍色為中國灰色為英國、紅線為上述五個經濟體的信貸衝量 (Stephen:與圖一之黃色線相當)






圖三:降低的信貸衝量顯示全球經濟增長高潮已過



圖四:央行負債擴張速度在2018年放緩 - 央行負債佔GDP的比例(深藍色為美國、綠色為歐元區、黃色為日、淺藍色為中國、紅線為上述四個經濟體的央行負債情況
(Stephen:唯一還再衝的是日本。圖四係前述所稱還可以支持十二個月的依據。中國在2010年就開始縮表,但之前衝太兇。美國在2017下半年已經進入縮表,歐洲預計2018年上半年進入縮表。但,圖四一個問題是採用GDP為分母,因此比率下降,也可能受到分母GDP增加的影響。)


圖五:流動性釋放開始放緩,並且未來會更慢 - 央行資產負債變化率(深藍色為美國、綠色為歐元區、黃色為日本、淺藍色為中國、紅線為上述四個經濟體的央行資產負債變化)
(Stephen:雖然變化率在下降,但是整體來說,總額還是再增加。另外,數據顯示,US已經開始在縮表了)




圖六:21世紀以來,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都在釋放流動性 - 自1999年第一季度以來釋放的流動性(黃色線表示五個發達經濟體: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藍色線表示四個新興經濟體: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




圖七:美國、歐元區和英國的影子利率已經在提高,但政策依然寬鬆 - 美國、歐元區、日本和英國的影子利率變化圖(深藍色為美國、黃色為歐元區、綠色為日本、淺藍色為英國)



圖八:近幾個月來,中國的信貸衝量下行 - 藍色線為中國信貸衝量,黃色線為摩根士丹利的年化中國經濟指數,其中紅色區域表示8月的預計區間



圖九:調整後的社會總融資顯示,7月中國的信貸條件放寬 - 藍色線表示M2供應量,黃色線表示調整後的社會總融資,綠色線表示摩根士丹利中國經濟指數



圖十:摩根士丹利發達經濟體金融狀況指數顯示,發達經濟體依然處於寬鬆狀態 - 0以上為寬鬆,0以下為收緊





[1] 滙豐、花旗和摩根士丹利認為,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全球市場正處於上漲行情的最後階段,經濟周期即將掉頭下行。
 - 這些華爾街大行的分析師們提到的信號包括股市、債市和大宗商品之間長期關係的破裂,以及投資者無視估值基本面和數據。這一切意味著股票和信貸市場面臨慘跌的風險

[2] 「股市與匯市已經變得不太相關,匯市和利率已經變得不太相關,而所有東西已經變得對石油不太敏感,」摩根士丹利首席跨資產策略師 Andrew Sheets 在周二發布的研報中表示。
 - 摩根士丹利的模型顯示,儘管北韓危機和發生在弗吉尼亞的種族沖突在本月引發股市與高殖利率債券同時下跌,但全球資產的相關性仍處於近十年最低水平。
 - 模型顯示,就像 2007 年危機爆發前一樣,投資者根據個體證券和行業特有的風險對資產進行定價,無視更廣泛的驅動因素,如最新發布的製造業數據。由於交易員想方設法保持看漲,資產類別內部和彼此之間的傳統關係趨於瓦解。
 - 「這種很低的宏觀和微觀相關性證實了一個看法,即我們處於周期後期,而上一次我們看到這種低相關性是 2005-07 年,」Sheets 寫道。他建議增持美國股票,同時減持與消費和能源相關的公司債
 - 摩根士丹利認為,這種態勢也使得股市、債市、匯市波動性低緩,促進了全球的風險偏好。








[2] 美銀美林美國股票和量化策略負責人 Savita Subramanian 認為,投資者不太注意企業盈利是另一個跡象,說明全球上漲行情可能很快告終。根據她的研究,在全部 11 個行業,業績超過分析師預期的企業自十多年前以來首次沒有給投資者帶來更多回報。
 - Subramanian 在本月早些時候的一份報告中寫道:「這種無動於衷可能是周期尾聲的另一個信號,表明預期和倉位已經不光體現良好的業績 / 指引。」



[3] Oxford Economics 宏觀策略師 Gaurav Saroliya 指出美國股市的另一個警告信號。美國非金融企業通膨調整後的總增加值同比下降。該指標衡量生產成本調整後的商品價值
 - 他說:「真實企業利潤的周期已經轉向,足以成為未來四個季度的一個潛在憂患理由。加上稱雄全球主要股市的估值,美股的投資者應該要有憂患意識。」


[4] 在經典的後期擴張(充分就業、勢頭放緩)期間,往往會看到企業利潤率下降。法國興業銀行認為,根據 50 年代以來的利潤率模型,美國正處於周期成熟階段,從前一個谷底的反彈完成了 80%。


[5] 滙豐的固定收益研究全球主管 Steven Major 認定信貸市場過熱,在本月早些時候建議客戶減持歐洲公司債券。他認為,相關溢價無法彌補投資者在本金、流動性和波動性上承擔的風險。


[6] 花旗分析師也表示,市場即將進入周期尾聲的高點,隨後的經濟衰退將把股票和債券推向熊市。
 - 他們寫道,由於央行刺激力度下降以及投資者擔心企業高槓桿,未來幾個月的息差可能會擴大。但是,策略師們認為,股票有可能進一步反彈,部分原因是回購。
 - Robert Buckland 牽頭的花旗分析師在周五的報告中寫道,在衰老的股市牛市中,泡沫很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