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1日 星期四

新聞筆記 20180619

重點摘要
1. Fed鷹派預期提高,2018年可能升息四次
2. ECB正式提出結束QE時間表,預計2018年底退出QE。
3. 中美貿易糾紛再起。川普與金小胖牽牽手後,暫時不需要中國在北韓問題的協助,轉頭回來再打臉中國。嗯,錯了,G7一起打。



*** 央行觀察 ***

06/14 - FOMC調高聯邦基金利率至1.75%-2%,暗示2018年升息四次。
[1] Fed 取消了長期以來的措辭 "利率仍低於預期長期將持續的水平"。政策聲明改變,顯示儘管 Fed 官員仍不確定基準利率會升至多高,但已不再認為利率偏低。
[2] FOMC 維持視 2.9% 為中性利率的估計。
[3] Fed 預期,到 2018 年底,基準利率平均為 2.4%。預期 2019 年將上升至 3.1%,2020 年上升至 3.4%,而後才會下降。(ps. 目前為1.75% - 2%,意思是還要升2次,才會到 2.25% - 2.5%,至平均2.4%)
[4] 一則新聞報導指出,Fed 主席考慮在每次的政策會議後,均舉行記者會。該消息於週二撼動了市場,並支撑美元走高。Brown Brothers Harriman 公司分析師錢德勒 (Marc Chandler) 說,市場認為這篇報導屬鷹派,若鮑爾需要增加舉行記者會的次數,顯示 Fed 可能有更多升息的空間
[5] 可能阻止升息的事件
 - Diane Swonk 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桑頓 (Grant Thornton) 說,「如果我們與中國展開全面貿易戰,並提高汽車關稅,則 2019 年,美國將陷入衰退。加上通貨膨脹上升,這對 Fed 而言,可能是不祥的組合。」

06/14 - 6 月 14 日周四,歐洲央行在 6 月政策利率會議決議聲明中明確表示
[1] 歐洲央行表示將每月 300 億歐元的資產購買規模將持續到 9 月份,10 月份至 12 月的月度購債規模為 150 億歐元。將在今年底前結束 QE。
[2] 且將保持利率不變至少至 2019 年夏天。

06/15 - 週五 (15 日) 日本央行 (BOJ) 召開利率會議,宣布維持利率不變,並且維持「殖利率曲線定錨」之貨幣政策,鎖定十年期日債殖利率在 0.00% 不變,合於市場預期。
[1] 日本央行在會後聲明中表示,隨著全球經濟的正面復甦,日本企業的獲利能力和投資力道也是走在增加的趨勢之上,同時日本國內的勞動力市場,也仍抱持穩定緊縮的態勢。
[2] 而對於日本央行最看重的通膨增長,日本央行則是下修了通膨預期,日本央行估計 CPI 短期將落在 0.5% - 1.0% 之間,顯示日本通膨率的增長力道仍屬低迷,並距離日本央行的 2% 仍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 中美貿易戰 ***

06/15 - CNBC 報導,川普政府將對 500 億美元中國商品課徵關稅 25%。
[1] 在週五發布的聲明中,川普總統說,這項措施將會影響到包含大量工業科技的中國商品,但並未明確指出是那些商品。他並說:這次的行動,是回應中國竊取智慧財產權與科技,及其他不公平的貿易行為。
[2] 川普指出,若中國對美國農產品或其他產品亦課徵關稅,進行報復,白宮將會進一步採取行動。
(Stephen:我打你,你不可以還手。若還手,我就要報復你。)

06/15 - 川普政府宣布對價值達 500 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施以懲罰性關稅;對此,中國商務部今 (15) 日表示,會強力回擊,立即祭出同等規模、力度的關稅措施。
[1] 美國貿易代表署 (USTR) 今日宣布,將分兩階段執行關稅措施,7 月 6 日起,會先對 818 項、價值 340 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課徵 25% 關稅,之後再對 284 項、價值 160 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課稅。
[2] 中國商務部指出,中美雙方曾就經貿問題開展多次磋商,試圖解決分歧,實現雙贏,「令我們深感遺憾的是,美方置雙方已經形成的共識於不顧,反復無常,挑起貿易戰。」

06/17 - 美國政府宣布對價值達 500 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施以懲罰性關稅,中方不甘示弱,也祭出同等規模措施,對 659 項、價值約 500 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徵 25% 關稅。
[1] 美國貿易代表署 (USTR) 於美東時間 6 月 15 日宣布,將分兩階段執行關稅措施,7 月 6 日起,會先對 818 項、價值 340 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課徵 25% 關稅,之後再對 284 項、價值 160 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課稅。
[2] 中方隨即反擊,中國商務部日前公告,自 7 月 6 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農產品、汽車、水產品等 545 項、約 340 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加徵 25% 關稅。
[3] 另一方面,中方也將對化工品、醫療設備、能源產品等 114 項、約 160 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徵 25% 關稅,實施時間會另行公告。


*** 中國 ***

06/15 - 人民幣中間價大貶344基點 創逾四個月最大降幅。報 1 美元兌 6.4306 人民幣,上一交易日中間價為 6.3962。



*** 台灣 ***

06/15 - 台股今 (15) 日在端午連假前呈現狹幅整理格局,台北匯市交投則相對熱絡,新台幣受到部分資金匯出影響,最低一度觸及 30 元整數關卡,午盤成交值略放大至 6.2 億美元,匯銀人士指出,上午買匯力道有升高,但仍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不至解讀為外資逃殺。
[1] 新台幣今日以 29.99 元、貶值 5.2 分開出,隨即觸及 30 元價位,而後在 29.99 元間狹幅整理,午盤前高低價差僅 3 分,兌一美元以 29.996 元暫收,貶幅 0.19%,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值 6.2 億美元。





***

06/14 - 4天暴跌20% 比特幣跌勢不止 一度擊穿6200關口





*** 好文摘要 ***

06/16 - 過去兩個月全球央行QE收縮 美元大漲 這意味著什麼? (華爾街見聞)

[1] 美銀分析師 Barnaby Martin 在周五的研報中指出,「儘管全球都在關注歐央行 QE 迎來大結局,但更重要的是全球央行(聯準會、歐洲央行、日本央行、中國央行)QE 在過去幾個月中迅速減少。」
 - 這位分析師看到,包含中國外儲在內的四大央行資產負債表年增率增長不斷走低。Martin 還將 QE 金額以美元計價,並稱美元指數近期的飆升僅僅是加速了流動性的下降。



 - 歐洲央行購入債券數量減少
 - 中國外匯存底規模略有下降。據中國央行公布的數據,5 月底外匯存底餘額為 3.1106 兆美元,創 7 個月新低。
 - 日本央行 QE 狀況相對穩定
 - 聯準會也在逐漸溫和縮表。截至上周三,聯準會持有的資產總額從先前的 4.5 兆美元降到了 4.32 兆美元。

[2] 除了年增率增長,QE 體量的月度變化也引起美銀關注。Martin 看到,過去兩個月,全球央行購入 QE 的體量大幅下降,與美元的升值幅度相當。而這正是為什麼,當以美元為基礎的流動性下降,美元任意升值都會對那些因流動性擴張而表現出色的資產造成巨大的破壞



[3] Martin 還補充道,由於美元是全球主要的儲備貨幣,美元走勢顯然不僅僅會影響美國經濟,更會透露出全球金融狀況究竟是寬鬆還是趨緊。
 - 全球央行 QE 放緩,意味著央行更為廣泛地減少對風險資產的投資,歐洲信貸流入量也就相應減少。
 - 與去年不同,今年美元的走強對全球央行的 QE 產生了穿流效應,信貸流入量減少,無法刺激市場抄底。



[4] 美銀認為,流動性逆轉將產生兩個直接後果:市場脆弱性上升、經濟緊縮。今年迄今,市場已經學到了一個教訓:若沒有「其他因素」來取代貨幣政策扶持,市場就會更容易受到事件風險的影響。
 - 貨幣政策的支持沒有那麼容易被「其他因素」取代。近期,歐洲銀行向中小企業放貸放緩,這表明歐洲經濟復甦或不可信。
 - 從經濟層面上來講,美、英、歐、日四大央行資產負債表增長占 GDP 總量各不相同,但均處於近 100% 至 500% 的區間內,但其經濟增長卻是相對溫和。美銀稱,這意味著一旦各大央行開始縮表,主權 GDP 將遭受重擊



06/17 - 陶冬:Fed再動利率 歐央行首談退出 (鉅亨網)

瑞信亞太區私人銀行董事總經理兼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在個人部落格上指出,美國聯準會如預期升息,歐洲央行年底退出 QE,美元與歐元將面臨分歧走勢。以下為部落格全文:

川金會取得了重大進展,美國聯準會如約加息,歐洲央行鴿派收縮,英國為脫歐定出原則,俄羅斯、沙國聯手揭開世界盃帷幕,最後美國挑起對華貿易制裁,中國政府強硬回應。

上周重大事件層出不窮,風險市場持續波動,市場風險偏好轉弱,美元走強,黃金並未顯現避險天堂的本分。美國聯準會公開市場委員會加息 25 點,明示今年會再加息兩次,這些均在市場預期之中,但是貨幣當局對增長形勢的研判就偏向樂觀,儘管緩慢加息(gradualism)的基調未變,市場認為聯儲的溫和程度有所降低,觸發美元指數升至 95.13,而美國債市的反應就相對較輕微。

歐洲央行隨後宣佈今年九月開始減少購債,年底停止 QE,加息要拖到明年下半年以後。儘管 ECB 啟動貨幣環境正常化的程式,做法上被市場認為創造性鴿派(creatively dovish),歐元兌美元刷新今年新低,德國十年期國債利率見 0.4%。

義大利財長發表迎合市場口味的講話,義大利 2 年期利率回落到 0.66%(曾幾何時見過 2.73%)。俄羅斯與沙烏地阿拉伯在球場上刺刀見紅,閉門會議中則打算聯手增加石油產量,布倫特原油價格週五下挫到每桶 74 美元。

最重磅的消息發生在亞洲歐洲收市之後,白宮宣佈對中國 500 億美元的科技產品課證懲罰性關稅,中國隨即表示對等額的美國農產品和汽車產品徵稅,全球貿易秩序面臨戰後未有的挑戰,美股走軟

上周美國聯準會預料出手加息,不過看點在於貨幣當局對經濟形勢的解讀。在近期增長、通脹、勞工市場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聯準會對於經濟形勢的表述趨向鷹派,同時擔心政府的財政政策帶來經濟的進一步過熱。

基於樂觀的形勢判斷,聯準會對今明年的利率前瞻性指導略見強硬,2020 年聯準會利率預測更高過長期中位數 50 基點。貨幣當局基本上無視了目前出現的收益曲線平緩化趨勢,也不認為利率曲線倒掛是一個經濟威脅。

筆者看來,聯準會緩慢加息的基本準則沒有變,只是第二季度的經濟資料進一步改善,失業率跌到數十年低位後,貨幣政策必須要跟上形勢,鴿派的鮑威爾也要做做樣子,在大致維持過去的利率預測的同時,需要通過肢體語言表達對經濟過熱的擔心。對此,分析員與媒體的解讀和債市價格表現之間是有分歧的,前者對貨幣政策前景感到壓力,而十年期債市利率則反應不大。筆者對美國利率走勢的看法沒有改變,未來一年聯儲會再加息四次,之後由經濟走勢決定。

相對於美國同行,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做出了指東打西的變招。歐洲經濟狀況自從去年以來就好過預期,而且 ECB 買債已經到了買無可買的地步,所以退出買債計畫勢在必行。

歐洲央行選擇六月宣佈,而非等到七月,凸顯 ECB 表現強硬的算計。但是在舉措上,它卻拒絕九月停止,而是選擇了兩步到位,同時更將加息的時機推後到明年下半年,所以市場人士稱其為鴿派的收縮是有道理的,顯示出內心的鴿派意願。(Stephen:表現很強硬,舉措很溫柔)

德拉吉的一句話,最反映歐洲貨幣決策層的心態,“購債計畫並沒有因為退出而消失,它已經成為政策工具箱的一部分”,換言之,目前所見的政策調整不過是應因增長環境的一次換擋而已。

至於加息更是如此,歐洲央行過往十年只加過兩次息,第一次在 2008 年金融危機之前,第二次在 2011 年歐債危機之前,相信決策者會十分謹慎,筆者認為德拉吉 2019 年 10 月離任之前都不會動利率。這就是美元與歐元將會面臨的走勢分歧。

本周焦點,中美貿易糾紛以及全球效應、OPEC 與俄羅斯的產能談判。英國與瑞士央行都不會動利率,不過新興市場國家就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