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3日 星期二

新聞摘要 20210323

重點摘要
1. 疫情 - 美國新增人數趨緩,but 歐洲、東南亞又再升溫
2. 美國債市殖利率之亂 - SLR屆期不展、通膨預期
3. 主要央行 - 態度上強調低利率,動作上卻步步拆解疫情期間的非常規措施,例如Fed的SLR不展期、BoJ的調整購買股票ETF等。
4. 要有耐心 - 股市整體仍偏多看待,著重經濟復甦的受惠產業、國家。簡單說,就是去年跌多漲少的板塊。


*** 疫情 ***

03/04 - 德州和密西西比州撤銷口罩強制令

03/04 - IATA發表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由於COVID-19變種病毒株,加上新增確診持續攀升,導致各國維持入境有由管制或限制措施,航空客運量不見起色,但隨著全球供應鏈從疫情中復甦,以貨運噸公里(Cargo Tonne km,CTK)計算,2021年1月全球航空貨運需求較2019年1月增加1.1%,回到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03/05 - 巴克萊美國首席經濟學家Michael Gapen指出,天氣因素可能會影響美國2月份營建業與製造業新增就業人數、預估整體新增額為10萬人。
Gapen指出,美國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苗接種進度優於預期、今年第3季末可望達到群體免疫,第2季、第3季單月新增就業人數可望分別上看50萬人、75萬人。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統計顯示,2020年12月13日至2021年3月4日上午6點整(美東時間)為止累計運送出109,905,530劑COVID-19疫苗、累計施打數量為82,572,848劑,累計施打人數為54,035,670人、當中包括已施打第二劑的27,795,980人。

03/08 - 美國總統首席醫學顧問福奇(Anthony Fauci)在週日(3月7日)播出的CBS「Face the Nation」專訪節目中表示,美國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每天新增確診病例持平於60,000-70,000例是不可接受的、真的太高了。
[1] 他說,數週前歐洲新增確診病例也呈現下滑、隨後持平,過去一週左右上揚大約9%。
[2] 福奇指出,紐約變種新冠病毒尚未擴散開來,現在能做的就是讓民眾盡快完成疫苗接種並維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以及避免室內群聚等防疫措施。他還提到,美國高中生可望在秋季學期初開始接種疫苗,但小學生可能得等到2022年第1季。
[3] 疫苗並無法100%保證讓接種民眾免受感染,現有疫苗對「B.1.351」變種的保護效力較差。因此,大眾與衛生系統需要針對COVID-19持續存在並成為復發性季節疾病的可能性做好準備。

03/12 - 根據中國官方最新公布,全國已沒有地區列入疫情中高風險區域,預料聚會活動的限制已逐步放寬;台商也傳出,若疫情朝此方向發展,出入境關緊閉時間也可能縮短。這讓靠大型招商活動吸引人氣的連鎖美容產業,動能有機會轉強,台灣高層與幹部的兩岸互動也將加強,都有助公司營恢復。

03/12 - 美國臨床階段疫苗公司Novavax Inc.旗下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預防原始新冠病毒株的有效率高達96.4%、防止英國變異病毒株感染的有效率也有86.3%,盤後股價應聲飆高。
[1] 不過,南非進行的另一場小規模臨床實驗,卻顯示疫苗的有效率僅55.4%,惟依舊能完全預防重症或死亡案例。
[2] 南非受試的志願者,主要暴露在南非變異病毒株的風險之下。值得注意的是,若把確診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的受試者也加入分析資料,則南非實驗中,疫苗有效度約為49%左右。
[3] 此前已有三款新冠肺炎獲得核准,分別是輝瑞(Pfizer)及德國夥伴BioNTech、莫德納(Moderna Inc.)、英國牛津大學跟英商阿斯利康製藥(AstraZeneca PLC)開發的疫苗。

03/16 - 全球疫情
[1] 美國新冠肺炎每日新增病例數從1月初的將近25萬人,降至目前的約5萬人。
[2] 歐洲國家有第三波疫情的跡象
[3] 以色列施打疫苗後的表現:對施打過疫苗的民眾開放餐廳與酒吧,Israel opens restaurants and bars to customers vaccinated against Covid-19 [Link]













03/19 - 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擴散,日本於1月7日發布緊急狀態宣言,而在歷經約2個半月時間後,日本緊急狀態將在3月21日解除,不過日本首相菅義偉(見圖)表示,憂心疫情再度擴散,因此在解除後、將祭出5大防疫對策。
[1] 綜合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政府於18日決定,首都圈1都3縣(東京都、神奈川縣、琦玉縣、千葉縣)的緊急狀態宣言將在3月21日解除。日本政府解除緊急狀態宣言、主要是因為病床使用率等判斷指標已確實從原先最嚴重的「階段4」降至視為解除目標的「階段3」。
[2] 日本首相菅義偉於18日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新增確診數呈現持平、微增傾向,憂心疫情恐會再度擴散,且有必要警戒變種病毒擴散。因此在即將解除(緊急狀態)的當下、是最重要的時期。希望民眾能盡量避免多人數的聚餐」。
[3] 菅義偉指出,為了不要再度發布緊急狀態宣言,在解除緊急狀態後將祭出5大防疫對策,包含
- (1)要求餐飲業者將營業時間縮短至晚上9點(緊急狀態時為晚上8點)、而配合的業者每天可獲得4萬日圓補助金(緊急狀態時為6萬日圓);
- (2)強化對變種病毒的監控體制,對新增確診者進行的篩檢實施率(檢查有無變種病毒)將從現行的5-10%提高至40%;
- (3)為了掌握疫情擴散的徵兆、將實施戰略性檢查措施,自4月起對無症狀者的日檢查件數將提高至5,000件;
- (4)將進行安全、迅速的疫苗接種;
- (5)為了預備下一波疫情擴散、將強化醫療供應體制。
[4] 日本政府於1月7日發布緊急狀態宣言,對象為東京都等11都府縣,之後因疫情不見明顯好轉,因此於2月2日將緊急狀態時間延長1個月至3月7日,而日本政府於3月5日將首都圈1都3縣(東京都、神奈川縣、琦玉縣、千葉縣)的緊急狀態時間再度延長2週至3月21日。日本櫪木縣率先在2月7日解除緊急狀態,大阪府、京都府、兵庫縣、愛知縣、岐阜縣、福岡縣等6府縣也於2月28日解除。

03/19 - 法新社報導,義大利多數地區自3月15日起實施居家令,民眾除了工作或其他必要理由外不得外出。
- 義大利COVID-19新增確診病例7日平均值3月17日報22,633例、創2020年12月2日以來新高。

03/19 - 法國下令該國16個區封城4週,預料將重創法國經濟,也會讓該國今年上半的經濟展望進一步惡化。法國旅館集團Accor、法國航空(Air France)、餐飲商Sodexo均收平或收低。

03/19 - 英國宣布疫苗出貨延誤,下個月必須放緩接種速度,也讓市場感到擔憂。

03/19 - Euronews報導,法國總理Jean Castex(見圖)週四(3月18日)宣布,基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新增確診數上揚、醫院擁擠不堪,巴黎、尼斯(Nice)等16個地區將自週五起全面封鎖一個月。封鎖地區的學校將照常開放,但高中僅允許半數學生返校。此外,非必要商店必須關閉,但書店將可照常營業。
[1] 英國衛報報導,Castex週四表示,法國正面臨第三波疫情襲擊,英國變種病毒目前佔新增確診病例數的75%。法國自去年12月起即實施宵禁,但最新規定將時間點推遲1小時至晚間7點。
[2] 巴黎醫院加護病房新冠病患住院人數目前比第二波疫情高峰還要多。依據規定,封鎖地區的理髮店、服飾店以及家具賣場必須關閉。
- Worldometer統計顯示,法國COVID-19新增確診病例7日平均值3月17日報26,206例、創2020年11月17日以來新高。

03/19 - 密西根州變種病毒確診數居全美第二高
[1] 美國總統首席醫學顧問福奇(Anthony Fauci)3月7日表示,紐約變種新冠病毒尚未擴散開來,現在能做的就是讓民眾盡快完成疫苗接種並維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以及避免室內群聚等防疫措施。
[2] 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3月3日公布的觀點報告,疫苗並無法100%保證讓接種民眾免受感染,現有疫苗對「B.1.351」變種的保護效力較差。
[3] Covid Tracking Project(CTP)統計顯示,美國密西根州COVID-19新增確診病例3月17日報3,785例、高於7日平均值(2,530例),新冠病患住院人數較2月低點上揚45%。
[4]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統計顯示,密西根州的「B.1.1.7」變種病毒確診病例數居全美第二高、僅次於佛羅里達州。




*** 綠能 ***

03/17 - 儘管受COVID-19疫情因素干擾,但在政府政策支持及下半年需求強勁帶動下,2020年,美國新增太陽能裝機量較2019年大增43%,創下歷史新高。
[1] 太陽能產業協會(Solar Energy Industries Association,SEIA)和風電產業研究機構Wood Mackenzie的研究報告,2020年美國太陽能光電(PV)系統裝機量年增43%,達到創紀錄的19.2GW,打破2016年所創的舊紀錄(15.1GW)。光是2020年第四季,美國光電裝機量就增加超過8GW,創史上單季新高,甚至比2015年全年新增裝機量7.5GW還多。
[2] 報導指出,1GW光電裝置容量可滿足19萬戶家庭用電。根據SEIA的數據,目前美國太陽能裝置量累計已達97.2GW,所產生的電力約可供應1,770萬戶家庭使用。
[3] MoneyDJ XQ全球贏家系統報價顯示,今年截至週二(16日),First Trust納斯達克Clean Edge清潔綠能指數ETF(QCLN.US)小漲1.01%;iShares全球乾淨能源ETF(ICLN.US)挫跌12.43%;Invesco太陽能ETF(TAN.US)股價下跌8.17%。2020年,三者股價分別狂飆182.16%、140.34%、233.64%。
[4] 太陽能設備製造商股價表現不一。今年以來,中國清潔能源供應商昱輝陽光(ReneSola)(SOL.US)股價勁揚20.47%,主要受惠中國政府加速推動碳中和;美國太陽能技術公司Enphase Energy(ENPH.US)和太陽能板製造商Canadian Solar(CSIQ.US)則分別下挫5.22%、17.02%。

03/17 - 中國首次定調建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後,中國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昨(16)日於《第六屆中國能源發展與創新論壇》透露,
[1] 目前正加緊編制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預計將制定更加積極的發展目標,促進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高比例開發利用;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由「補貼驅動」向「市場驅動」轉變;加強科技創新,鞏固提升可再生能源產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拓寬應用場景,培育可再生能源新產業、新模式及新業態。
[2] 在制定更加積極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方面
- 任育之指出,要科學有序推進水電建設,統籌推進西南水、風、光一體化開發;堅持分散式和集中式並舉,大力推進陸上風電、太陽能發電開發,積極推進海上風電規模化開發;因地制宜推動生物質能發電、生物質能天然氣、尤其是生物質能清潔供暖發展;積極推進地熱能多元化開發利用。
- 任育之並強調,要著力提升新能源消納和儲存能力,提高電力系統靈活調節能力;推動電網智慧化升級;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促進可再生能源高品質、高水準消納利用。
- 截至去(2020)年底,中國風電和太陽能累計裝機為5.3億千瓦;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9.34億千瓦,占全中國電源總裝機容量比例超過40%,利用水準持續提升。
- 市場亦普遍預期,到2030年,中國新能源裝機將不少於16億千瓦,風電和太陽能的爆發式增長已是確定性事件。
- 而儘管成長空間不小,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處於主體地位的新能源,與作為能源互聯網中樞平台的電力系統如何協同發展,仍面臨很多的問題和挑戰。

03/19 - 去年中國風力發電機組的裝設量衝破空前紀錄,這讓中國成了全球風電霸主,總發電量超越歐洲、非洲、中東、拉丁美洲合計。
[1] 全球風能協會(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GWEC)報告宣布,2020年中國新增的風電裝設量達52GW,數量為2019年的兩倍、締造歷史新高。去年中國風電裝設量比GWEC預估值多出70%,中國的總風電發電量,已經超越歐洲、非洲、中東、拉丁美洲加總。
[2] GWEC市場情報暨策略主管Feng Zhao表示,中國在岸風電的上網電價補貼(feed-in tariff)在2020年底退場,掀起中國的風電裝設熱。維基百科解釋,上網電價補貼是指發電者每向公共電網輸送一度電,除了獲得電價外,還能賺取補貼。
[3] 儘管補貼退場,北京高喊減排,力推新能源,仍有利風電前景。Zhao指出:「中國若要在2060年前達成碳中和目標,2021~2025年間,每年需要裝設超過50GW的風電;2026年起,每年需裝設60GW的風電」。他估計今年中國風電裝設量將在40GW以上。
[4] 中國風電裝設量激增,讓亞太地區成了國際風電產業重鎮。2020年全球新裝設風電,60%位於亞太地區。此區合計裝設了56GW的風電機組,年增幅達78%。目前亞太的總風電發電量接近347GW,高居全球各區之冠。

03/19 - 英國運輸部、零排放車辦公室週四(3月18日)宣布,即日起售價低於35,000英鎊的充電式電動轎車、貨車、卡車最高可獲得2,500英鎊的購車補貼金。新聞稿指出,這意味著補助資金將可持續更久、讓更多駕駛人受惠。英國政府將不再提供補貼給較高單價車款,因為那些買家通常不需要納稅人的補貼就能買得起電動車。
[1] 2019年以來單價在35,000英鎊以下的電動車款增加將近五成,目前市面上超過半數的車款符合購車補貼資格,包括現代Kona 39kWh與MG ZS電動車。
[2] 新聞稿表示,電動車補貼政策開始奏效,2020年英國新車銷售有將近11%配備充電插頭、遠高於2019年的逾3%。


*** 央行 ***

03/02 - 歐洲央行執委帕內塔週二呼籲歐洲央行增加債券購買,甚至考慮增加債券購買額度。

03/03 - 歐洲央行管委暨西班牙央行總裁德科斯週三表示,歐元區近期利率上升可能打壓經濟成長,歐洲央行需要避免借貸成本過早升高。
[1] 德科斯補充稱,“保持非常寬鬆融資環境的必要性是合理的,因為我們距離實現通脹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 歐洲央行將在3月11日召開下次會議,雖然不太可能直接增加1.85萬億歐元的緊急購債額度,但可能會表示將增加購債,以限制收益率。

03/04 - 鮑威爾週四在華爾街日報組織的一個論壇上重申
[1] 在更多美國民眾重返就業崗位之前,將保持寬鬆的貨幣環境
[2] 鮑威爾的講話暗示,美聯儲不會立即採取行動限制收益率漲勢。這推動美債收益率攀升,10年期公債收益率尾盤升7.7個基點,報1.547%。

03/04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部落格週三(3月3日)發布的文章,基於中性實質利率處於低檔,許多國家的中央銀行可能遲早被迫考慮負利率政策(NIRP)。
[1] 截至目前的證據顯示NIRP已經奏效、紓解金融狀況的同時並沒有引發重大的金融穩定疑慮,採用負利率的央行可能可以進一步降低利率。
- NIRP對銀行利潤和金融穩定的衝擊有限。
- 整體而言,銀行業利潤並未惡化,儘管較依賴存款資金的銀行以及規模較小的特定銀行遭受較大損失。
- 此外,採取負利率政策國家的貨幣市場基金並未崩潰。
- 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3月3日公布,截至2021年2月26日當週「國家金融狀況指數(National Financial Conditions Index;NFCI)」報-0.64、略高於2021年2月19日當週的-0.65(註:創2020年2月7日當週以來新低),顯示美國金融狀況處於相對寬鬆狀態。
-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裁、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副主席John C. Williams去年10月表示,2012年以來FOMC學到了三項重要教訓,其中之一就是中性利率(r-star)的長期下滑、導致美國的中性實質利率趨近於零。
[2] 文中提到,那些不採用的央行也不應排斥將類似政策納入工具箱,即便他們不太可能會使用它。
- 《每日快報》週一報導,英國央行(BOE)副總裁Dave Ramsden在接受《約克郡郵報》專訪時表示,BOE已要求銀行業者在未來6個月內為負利率政策預做準備。他說,一旦英國經濟復甦狀況不如預期或新變種病毒引發下行風險時、BOE就能夠適時動用負利率政策。

03/05 - 日銀總裁黑田東彥5日的發言、卻讓市場預期破滅、引發日本10年債殖利率重摔。
[1] 報導指出,關於是否將容忍日本10年債殖利率波動幅度變大,日銀總裁黑田東彥5日在眾院財務金融委員會上表示,「我認為這沒必要、也不是妥當的」。黑田上述言論等同否定將容忍日本10年債殖利率波動幅度擴大。日本大型券商指出,市場原先高度期待日銀將容忍波動幅度變大、因此黑田上述發言等同讓市場遭受「突襲式的打擊」。日銀目前將日本10年債殖利率目標設定在0%左右水準、且允許其在+-0.2%之間波動。
[2] 黑田指出,「即使美國公債殖利率呈現揚升,不過在日本,最重要的是維持債券市場的穩定、將整體殖利率曲線穩定維持在較低水平」。
[3] 日本10年債殖利率5日一度因美國10年債殖利率飆升而較前一個交易日(4日)揚升0.015個百分點至0.150%,不過之後因黑田上述"突襲式"發言、導致10年債殖利率呈現劇烈波動、反轉向下,5日終場重摔0.055個百分點至0.080%,盤中最重下跌至0.070%、創約1個月來(2月12日以來)新低。

03/05 - 因財政支出及現金回流等因素表現積極,中國央行本週公開市場未明顯發力,操作細水長流資金面波瀾不驚。這與“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的貨幣政策維穩基調一致,也令市場心態得到安撫。



03/05 - 美聯儲官員週五暗示,他們一段時間內並不打算觸碰超寬鬆政策,對最近幾週美債收益率的迅速上升並不怎麼擔憂,並希望經濟強勁復甦。
[1] 明尼亞波利斯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卡什卡利(Neel Kashkari)表示
 - “如果我們看到實質收益率確實在上升,那將使我躊躇,將使我擔心我們向經濟提供的寬鬆正在減少,或是這會讓我們考慮做出政策回應,”。
 - “我們並沒有見到實質收益有太大的變動,”他並稱,而是債券投資者要求的補償有所增加,以反映不斷上升的通脹預期。
[2] 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布拉德
 - 同意美債市場情況無需擔憂,美聯儲不需要祭出更多寬鬆。
 - “我們需要比現在更加鴿派的立場的想法,與目前的情況不符”
 - 布拉德稱美債收益率仍處於較低水平,無需調整購債操作。布拉德說他會密切關注公債市場的無序行為,“一些恐慌性表現會引起我的注意,但現在還沒到那個程度。”
 - 布拉德說,目前的水平“仍然是相當低的收益率水平。”美國10年期公債收益率週五升0.9個基點,報1.559%,盤中一度觸及近13個月高位。
 - 布拉德重申了他最近的預測,即美國今年年底的失業率將在4.5%左右,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可能在6.5%左右。
 - 儘管如此,他說,勞動力市場“仍需要大量修復”。
[3] 克利夫蘭聯邦儲備銀行總裁梅斯特(Loretta Mester)
 - 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國際頻道表示,美國週五公佈的非農就業增幅高於預期,表明復甦正朝正確方向前進,但梅斯特表示,“我們距離”實現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的目標“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 “為了確保疫苗接種後的復甦是廣泛和可持續的...我認為在政策方面,需要美聯儲在一段時間內提供持續的寬鬆政策,”她說。
[4] 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
 - “我們已經做好準備,也有能力支持經濟持久而強勁地復甦,”他說,“我們需要盡我們所能,儘量減少疫情危機造成的長期損害,並確保復甦的基礎儘可能廣泛,儘可能具有包容性。”
 - 當被問及他是否認同其同僚關於現在沒有必要對債券收益率上升做出反應時,博斯蒂克表示,通脹上升現在還不令人擔憂,但美聯儲將繼續關注。
[5]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下次政策會議將在3月16-17日召開。按照美聯儲的規定,決策者從週六起就不能公開發表講話。

03/08 - 英國央行總裁貝利給疫情後的英國經濟描繪了一幅謹慎樂觀的圖景,他並預計通脹不會大幅躍升
[1] 稱,新增感染下降和英國疫苗計畫的“巨大成就”意味著隧道盡頭出現了光亮。
[2] 稱,財政大臣蘇納克上週宣佈將就業支持計畫延長至9月底,這可能會限制失業率的峰值,但不太可能在計畫結束後完全阻止失業率上升。
 - 蘇納克的預算計畫還包括通過在基礎設施、技能和創新方面進行大規模投資來支持經濟增長的措施,這可能會緩解拖累英國經濟的因素之一。
[3] 大流行給經濟帶來的變化有多少會持續下去,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 貝利表示:“和過去相比,我們會更多地居家辦公,更多地網上購物,因為新習慣將在一定程度上持續,以至於我們將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放棄這些習慣
[4] 貝利表示,央行的超低利率以及債券購買計畫將提振預期中的復甦,“在我看來,這充分證明了我們目前的貨幣政策立場是合理的”。
 - 他表示,央行的任務是讓通脹回升至2%的目標,並維持在這一水平
 - “坦率地說,就目前而言,從我們今天所處的位置來看,我們的任務是讓通脹升至目標水平,”他表示,“我們的任務……是讓通脹向目標回升,並保持在目標水平。”
 - 他表示,英國央行為未來可能實施負利率所做的應急工作,以及為可能升息並收緊政策制定新的指引,是認識到了“我們面臨風險的雙面性“
 - 這與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霍爾丹的說法有所不同,後者上個月曾表示,一隻通脹“老虎”已經醒來。
[5] 上個月,英國央行表示,英國經濟可能會在2021年前三個月萎縮4%,然後在今年剩餘時間迅速復甦,到2022年第一季恢復至大流行前的規模。

03/10 - 大陸人民銀行今(9)日表示,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今日展開7天期100億元(人民幣,下同)逆回購操作,得標利率持平2.2%;由於今日有100億元逆回購到期,人行單日實現零投放零回籠,連兩日實現資金均衡。

03/12 - 週四歐央在政策會議上表示,借貸成本高漲,下一季度要「大幅」提高購債金額。歐央宣布,2022年3月為止,「疫情緊急債券收購計畫」(Pandemic Emergency Purchase Programme、PEPP)的規模將維持在1.85兆歐元(2.21兆美元)。不過由於第一季購債金額低於平時,未來幾個月將加碼購債。

03/16 - 美國聯準會 (Fed) 將於台北時間週四 (18 日) 宣布 3 月利率決議,預期 Fed 將繼續維持當前利率走廊在 0-0.25% 區間不變,並維持目前每月至少 1200 億美元 QE 購債規模不變,以繼續支持美國經濟在後疫情時期復甦。而利率與 QE 估計大機率不變,展望本次 Fed 3 月會議,還值得聚焦以下 3 大看點:
[1] 長天期美債殖利率上行、OT 是否出爐?
 - 市場即高度關注 Fed 市場將於會上推出史上第 3 輪的扭轉操作 (OT3),藉由是賣出短債、買入長債的方式,進而令美債殖利率曲線斜率趨於平滑,但不變成負的殖利率曲線。
[2] 3 月底到期的 SLR 放鬆政策,是否改為收緊?
 - 2020 年 5 月 Fed 與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FDIC) 宣布修改規定,允許存款機構在計算 SLR 時可以不包括美債和準備金,從而增加資產負債表的靈活性,而監管部門對 SLR 的放鬆將於 2021 年 3 月底到期。
 - SLR 若無法獲得 Fed 與 FDIC 和國會允許展延,那麼以目前美國銀行業持有的公債部位計算,美國銀行業約需要回補 1.6 兆美元的銀行準備金,以滿足 SLR 指標需求,但由於一些銀行業倚靠一級資本來彌補資金缺口的難度可能較大,不排除銀行業可能需要​​賣出美債來降低準備金要求,此舉即可能導致 10 年期美債殖利率再度激升。


[3] 1.9 兆美元新刺激通過,是否上修 GDP 增長和通膨預期?
 - 市場聚焦,在拜登主導的 1.9 兆美元新刺激通過之後,Fed 將可能上修 2021、2022 的美國實質 GDP 季增年率,以及 Fed 最關心的通膨指標核心個人消費支出 (Core PCE) 之預估值。
 - 上一次 Fed 發布經濟預測展望 (Summary of Economic Projections) 是在 2020 年 12 月的利率會議,當時 Fed 針對 2021、2022 年的經濟預估中位數 (Median) 如下:
實質 GDP 估 2021 年落在 4.2%、2022 年落在 3.2%。
核心 PCE 估 2021 年落在 1.8%、2022 年落在 1.9%。
失業率估 2021 年落在 5.0%、2022 年落在 4.2%。

03/15 - 華爾街日報、Zero Hedge等外電報導,2008年全球爆發金融海嘯後,聯準會(Fed)為了避免銀行過度槓桿,提出補充槓桿比率(supplementary leverage ratio, SLR),衡量銀行資本(即向投資人募集、營利所得的資金)相對於放貸等資產的比率。
[1] 根據規定,美國大型銀行持有的資本,至少須保持在所有風險資產(包括放貸、投資及房地產)的3%以上。這能有效阻止銀行在資本水位並未提升之際、承做過多放貸業務。
[2] Fed是否繼續放寬SLR規定、卻是由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 Board of Governors)決定,理事會可能於FOMC會議之前或之後動作。
[3] 若鬆綁不展延,部分華爾街銀行未來幾月或許會瀕臨資本要求臨界點,被迫減碼公債或不再接受客戶存款。也就是說,就在國會通過1.9兆美元財政刺激方案、擬將額外4,000億美元存入人民銀行帳戶之際,銀行於公債市場扮演的中介角色卻會在此時遭到削弱、能夠接受的用戶定存也或將減少,而定存正是銀行用來購買公債或作為存款準備金的工具。若銀行削減購買公債的金額,殖利率恐面臨進一步上升壓力。
[4] J.P.摩根財務長Jennifer A. Piepszak 2月曾表示,「所有大型銀行」都對SLR鬆綁期限將屆憂心忡忡,若不展延,則銀行可能會拒絕客戶存款。
[5] 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見圖)2月前往國會作證時,也被問到央行是否打算繼續鬆綁SLR,但他當時不願透露Fed意向,僅表示「我們還在思考要怎麼做。」

03/17 - 大陸人民銀行今(17)日表示,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今日展開7天期100億元(人民幣,下同)逆回購操作,得標利率持平2.2%;由於今日有100億元逆回購到期,人行單日實現零投放與零回籠。
[1] 數據顯示,截至今日,人行已連續13個交易日進行7天期100億元逆回購操作,續創等量操作的最長紀錄。
[2] 今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多數下跌
- 隔拆利率續跌17.2個基點至1.968%、跌破2%
- 7天期續跌6.2個基點至2.167%,
- 14天期續跌12個基點至2.17%;
- 1個月期轉漲0.2個基點至2.57%;
- 3個月期續跌0.1個基點至2.704%
- 6個月期續跌0.4個基點至2.832%;
- 9個月期持平2.999%
- 一年期轉跌0.2個基點至3.1%。

03/19 - 日銀對當前的貨幣寬鬆政策進行檢視、並於19日金融政策決策會議上決議:
[1] 短期政策利率以及作為長期利率指標的日本10年期JGB殖利率目標維持於-0.1%、0%左右水準不變,且為了將10年期JGB殖利率維持在0%左右水準,將不設上限、收購必要金額的長期國債。
[2] 將容忍長期利率(日本10年期公債(JGB)殖利率)波動幅度變大
- 目前日銀將日本10年債殖利率目標設定在0%左右水準,而日銀將允許其在+-0.25%之間波動。日銀原先允許的波動幅度為+-0.2%、此次決議將容忍的波動幅度小幅變大。
[3] 修正ETF收購方法、廢除之前設定的「年收購額原則上6兆日圓」、且收購對象將僅限於和東證一部指數(TOPIX)連動的ETF、不再收購和日經225指數連動的ETF
- 日銀並指出,今後的ETF收購對象將僅限於和東證一部指數(TOPIX)連動的ETF、將停止收購和日經225指數連動的標的。
- 日銀原先設定的ETF收購目標為「ETF年收購額原則上為6兆日圓、上限為12兆日圓」,而日銀刪除了「原則上6兆日圓」、僅留下「上限12兆日圓」,且在日股走高時不會進場購買ETF,藉此將資金留待日股暴跌等市場極度不穩定時、投入巨額資金收購才能更有效果;
- 在J-REIT的部分,目前日銀設定的目標為「年收購額原則上為900億日圓、上限為1,800億日圓」,而日銀也同樣刪除「原則上900億日圓」。
- 日銀指出,上述ETF、J-REIT收購措施在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後仍將持續進行。
- 拖累日經225指數今日一度暴跌近600點,而日本10年債殖利率揚升、也激勵銀行股嗨漲。

03/19 - 週五FED決定,補充槓桿比率(supplementary leverage ratio、簡稱SLR)的更動在3月31日到期後,不會延長。去年4月1日,FED允許銀行存放在FED的公債和存款,無須計入槓桿比率。去年疫情爆發初期,債市狂殺,FED放寬銀行的資本適足率要求,被視為穩定市場的關鍵。FED不延長此一規定,代表3月31日之後,公債和存款將被認定是銀行資產,屆時銀行將被迫持有更多資本、或減持公債和存款,可能會在市場掀起漣漪。

03/19 -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17日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聯準會(Fed)鮑爾(Jerome Powell)維持鴿派言論,承諾願意讓通膨超出央行預設目標一段時間,同時誓言會將聯邦基金利率保持在接近零的位置。美國公債殖利率17日雖獲得安撫,隔日卻大幅跳漲,10年債殖利率甚至衝破1.75%,刷新14個月以來新高,為何會如此?專家認為,Fed允許通膨加溫、再加上日本央行(BOJ)可能採取較為鷹派的立場,是主要原因。
[1] CNBC報導,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18日盤中一度大增11個基點至1.75%、創2020年1月以來盤中新高;3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一度跳漲6個基點,為2019年8月以來首度突破2.5%。(註:公債價格與殖利率呈現反向走勢)
[2] MarketWatch、Barron`s 18日報導,鮑爾17日於FOMC會後記者會中強調,Fed將堅持「平均通膨目標」(average inflation targeting)的新架構,僅在通膨率持續超出2%一段時間後才會考慮升息。
[3] 這讓投資人愈來愈相信,即使經濟未來幾年漸趨熱絡,也不必擔心Fed會突然緊縮政策。在這種情境下,長天期公債殖利率面臨通膨增溫風險時,幾無保護機制。John Hancock Investment Management共同投資策略長Matthew Miskin表示,新的通膨架構勢必會促使殖利率曲線轉趨陡峭。
[4]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10年期「平衡通膨率」(break-even rate,即相同到期年限的美國公債與美國抗通膨債券之間的殖利率利差,用來衡量投資人對未來通膨的預期)目前來到2.3%,較5年期平衡通膨率的2.6%低30個基點左右。對此,Aegon Asset Management總經策略長Frank Rybinski表示,債市反映的應該是通膨可能短暫跳升的疑慮。
[5] 美債這波拋售潮當中,殖利率升幅最劇烈的,當屬5年期、7年期這些中期公債。這些公債的殖利率跳升,也許暗示投資人對Fed要在未來一段時間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的承諾有所懷疑。
[6] 另一方面,日本央行(BOJ)19日結束為期兩日的貨幣政策會議時,傳出可能考慮調整控制殖利率曲線的政策,允許長債利率波動變大,或許也是導致美債殖利率18日跳升的原因之一。日經亞洲評論指出,BOJ可能允許10年期日本公債殖利率的波動區間,從原本的-0.20%~0.20%擴大至-0.25%~0.25%。
[7] Tradeweb報價顯示,10年期JGB殖利率18日聞訊隨即從盤中低點0.085%一路跳升至0.122%,之後於0.107%附近止穩。
 
03/22 - 聯準會(Fed)決定不展延疫情來襲時為銀行放寬的槓桿限制,這對銀行究竟有何影響?分析人士認為,Fed這麼做不至於讓銀行面臨災難。
[1] Fed 19日發布新聞稿宣布,3月底到期的銀行補充槓桿比率(supplementary leverage ratio, SLR)豁免條款,將不擬展延、會如期於3月31日到期。
[2] SLR衡量銀行資本(即向投資人募集、營利所得的資金)相對於放貸等資產的比率。根據規定,美國大型銀行持有的資本,至少須保持在所有風險資產(包括放貸、投資及房地產)的3%以上。這能有效阻止銀行在資本水位並未提升之際、承做過多放貸業務。
[3] 去(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COVID-19)襲向美國、導致金融市場流動性驟縮,Fed為寬鬆救市、於同年4月宣布銀行的槓桿限制會暫時鬆綁一年,將公債、準備金排除在SLR規定的資產類別之外,藉以讓銀行擴張信貸業務。鬆綁不展延,部分華爾街銀行未來幾月或許會瀕臨資本要求臨界點,被迫減碼公債或不再接受客戶存款。
[4] Seeking Alpha 21日報導,Evercore ISI分析師Glenn Schorr發表研究報告指出,近期的最壞狀況,就是部分銀行必須發行優先股,為增加的存款騰出空間,但股權稀釋1-2%,整體而言並非世界末日。
- 根據Schorr觀察,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通稱小摩)、高盛(Goldman Sachs)最接近資本要求臨界點,其次則依序為花旗(Citigroup)、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通稱大摩)及富國銀行(Wells Fargo)。
- Jefferies分析師Ken Usdin預測,除了發行優先股之外,銀行可能會拒絕客戶存款藉此降低SLR分母,或是削減庫藏股計畫規模。
[5] 好消息是,Fed可能會調整SLR規定。
- Fed 19日的聲明稿指出,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 Board of Governors)近期就會對調整SLR尋求公眾意見,SLR一旦修改,央行會採取適當行動,確保銀行資本要求規範不會遭削弱。
- 自Fed放寬SLR規定以來,公債市場隨之止穩。然而,由於央行存款準備、公債發行量近來增加,理事會或許需要修改SLR設計、重新校準,以防環境緊縮,進而抑制經濟成長、危及金融穩定。聲明稱,財政部等主管機關跟Fed持續討論、設法確保公債市場的韌性之際,也會參考大眾意見。
- Schorr認為,這代表Fed並不希望SLR成為限制銀行放款的主要限制。他說,「Fed如今面臨壓力,必須儘快進行大幅度改革。」
[6] 日前已經領先反應的公債殖利率,19日確定Fed不會繼續鬆綁SLR後,反而利空出盡、漲多拉回。
- 路透社報價顯示,紐約債市19日尾盤時,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不到1個基點至1.721%,18日一度跳升至1.7540%、創2020年1月以來新高。3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在18日觸及2.518%、創2019年8月以來新高後拉回,19日尾盤下跌2.7個基點至2.4493%。
- 路透社報導,Cantor Fitzgerald分析師Justin Lederer指出,Fed的行動早已被市場反應完畢。過去幾週,交易商(dealer)的公債部位大幅下降,他認為銀行早已減持了公債,如今正式出爐的利空,反倒成了噪音。

03/22 -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開除了拯救土幣狂瀉的央行總裁、震驚市場。
[1] 週一(22日)亞洲匯市開盤,土幣一度跳水暴跌14%,重新徘徊於空前低點附近。南非幣跟貶,澳幣也走低。
- MoneyDJ XQ全球贏家系統報價顯示,台北時間22日上午9點10分為止,土幣跳水重貶11.84%、報兌8.0624兌1美元;一度貶至8.4769兌1美元,逼近2020年11月6日的盤中空前新低8.5811兌1美元。
[2] 路透社、金融時報報導,20日埃爾多安突然撤換土國央行總裁Naci Agbal。
- Agbal在去年11月上任,讓跌至歷史新低的土幣起死回生。土幣原本是今年表現最佳的新興市場貨幣,Agbal下台前,土幣幣值和去年底的低點相比,大漲相近1/5。
- 18日Agbal宣布升息2%,以對抗當地嚴峻的通膨壓力。土國通膨高達15%,引發外資大逃亡。
- 不過埃爾多安突然換人,找來Sahap Kavcioglu擔任央行總裁,讓投資人緊張不已。Kavcioglu和埃爾多安一樣,反對高利率。上個月Kavcioglu更在報社專欄寫到,升息會間接導致通膨升溫,此種看法違背多數現代總體經濟理論。



*** 政治 ***

03/05 - 中國全國人大會議今(5)日開幕,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進行政府工作報告表示
[1] 經濟增速是綜合性指標,今(2021)年預期目標設定為6%以上,是考慮了經濟運行恢復情況,有利於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推動高品質發展;今年赤字率擬按3.2%左右安排、較去年有所下調,不再發行抗疫特別國債。
[2] 李克強並提出,今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標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進出口量穩質升,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糧食產量保持在1.3兆斤以上。
[3] 李克強並強調,宏觀政策要繼續為市場主體紓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轉彎,根據形勢變化適時調整完善,進一步鞏固經濟基本盤;建立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並擴大範圍,將2.8兆元(人民幣,下同)中央財政資金納入直達機制、規模明顯大於去年,為市縣基層惠企利民提供更加及時有力的財力支援。
[4] 除此之外,李克強指出,中國市場主體恢復元氣、增強活力,需要再幫一把;將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徵點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徵收所得稅。
[5] 另外,李克強表示,延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延長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政策;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增長30%以上;適當降低小微企業支付手續費;今年務必做到小微企業融資更便利、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03/05 - 中國金融監管部門正著手遏制國內金融泡沫,以穩定因疫情而快速攀升的宏觀槓桿率。中國今年定的6%經濟增長目標,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難得的“輕鬆可達”,這使得監管部門可以放開手腳處理過去多年積累的“沉痾舊疾”。
[1] 1月下旬公開市場“地量”操作
 - 中國央行重返細水長流的操作模式,資金面始終波瀾不驚,但。
[2] 實際政策已在收緊
 - “我們近期收到了窗口指導,要求控制今年信貸投放規模,”一位消息人士稱,“今年的定位是在維持經濟穩定的前提下,控制管理金融泡沫,...收緊格局已定。”
 - 另一位消息人士亦表示,1月包括國有大行在內的部分銀行已經收到窗口指導,所以當月金融數據個別指標出現異常,如表外融資規模大幅突破歷史新高,也明顯超過季節性的需求,因年初企業信貸需求旺盛,但遭遇信貸規模管控,所以繞道票據解決問題
 - 中國金融監管部門近期窗口指導部分商業銀行控制年內信貸投放規模,並嚴查個人經營貸違規流入股市和房地產市場
 - 上述人士指出,監管此舉符合情理且十分必要,市場對此亦有一定預期。去年疫情期間較寬鬆的宏觀政策已經積累了不少風險,包括宏觀槓桿率快速攀升,以及銀行系統壞賬壓力較大
[3] 數據
 - 2020年中國宏觀槓桿率從2019年末的246.5%攀升至270.1%,增幅為23.6個百分點,是2009年以來升幅最高的一次。
[4] 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
 - 近日亦指出,今年銀行體系需要處置的不良貸款可能還會增長,甚至會延續到明年,去年全年處置不良資產3.02萬億元人民幣。
[5] 保銀資本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
 - 指出,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中國被迫推出四萬億刺激計畫以來,政府經常處於“保增長”的壓力之下,幾乎每一年都會聽到“今年是金融海嘯以來最困難的一年”這樣的判斷。
 - 在短期保增長的壓力下,政府不得不容忍一些對長治久安不利的經濟行為,比如宏觀槓桿率的上升,房地產行業的膨脹,科技企業的壟斷,以及“資本的無序擴張”。
 - “2021年是金融海嘯以來難得的一年,政府完全沒有保增長的壓力。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定在6%以上,超額完成沒懸念。這使得政府可以放開手腳去處理一些過去多年累積下來的老大難問題。”他說。
 - 他認為,從這個大背景來看,未來幾個月比較好的經濟數據將為政府繼續提供一個難得的時間窗口去控制信貸規模,穩定宏觀槓桿率。
[6] 嚴查經營貸違規流向
 - 近日,中國金融監管部門開始全面排查個人經營貸款違規流入股市、樓市。
 - “雖然不能說監管此前完全沒有排查這個問題,但現在查的確實是很嚴的。”一位銀行人士稱。
 - 有業內人士稱,近日股市跌挫或與此有關,因銀行“拚命在收去年以經營貸款名義放出去的貸款。”
 - 有瞭解內情的人士對路透表示,個人經營貸流入股市實際操作並不算難,且“產業鏈”配套完備。舉個例子,只要一個人名下有房產,即便沒有註冊公司,也可以找中介公司幫忙,迅速得到一個滿足經營流水、成立年限等條件的殼公司。
 - 之後,中介提供一筆過橋資金還掉房貸,之後上述持有殼公司的“業主”把房產抵押給銀行,在償還掉過橋資金後,剩餘的資金就可以用於炒股
 - “銀行完全配合中介機構幫客戶造假流水;錢會以貨款的名義打到公司客戶的賬上,用途可能是購買設備等,同樣是中介公司提供的對接人,”他稱。
 - 他指出,對銀行而言這筆業務實際風險有限,房產的抵押貸款是評估價(低於市場價)的七八折,安全墊足夠厚。(完)

03/05 - 中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房地產方面,除了延續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以及“三穩”(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聚焦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時隔兩年再度將租賃寫入報告,而“金融機構要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本分”的表述,意味著更多過熱的城市或加入一線隊伍,加強對房地產金融的監管。

03/08 - 和十三五要求GDP年均增速保持在6.5%以上不同,中國十四五(2021-2025年)規劃並未提出明確GDP增長目標。國家發改委官員週一表示,對十四五期間GDP保持一定增速有把握,增長目標以定性表述為主、隱含定量表述,並不意味著不要GDP增速,不設定具體量化指標有利於更積極主動從容應對各類風險挑戰。

03/10 - 陸企兩會提建言,籲組建智慧汽車作業系統「國家隊」
[1] 21世紀經濟報導,今(2021)年中國全國兩會期間,與智慧網聯汽車有關的提案議案中,除了重點關注「卡脖子」的智慧汽車晶片外,智慧汽車安全及智慧汽車作業系統研發,也引起行業關注。中國全國人大代表、哪吒汽車董事長方運舟提出,應集中力量攻克智慧汽車安全即時車控作業系統技術難題,並提議成立「國家隊」,制定中國汽車作業系統的發展綱領及行業標準,鼓勵和引導中國汽車作業系統的發展,合力攻克此一涉及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技術。
[2] 在技術層次方面,方運舟建議中國應成立作業系統技術委員會,來制定作業系統的技術發展路線、架構、協議和標準,如此一來可強化作業系統的即時性和高可靠性;將這些規定好之後,汽車廠、互聯網公司、軟體公司、感測器公司各方遵循統一的標準、介面和協定,可充分發揮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特徵。
[3] 在政策及資金支援方面,方運舟指出,由於作業系統的開發是一個較長期的過程,需要5-8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真正不斷優化、發展或更迭,需要國家成立專項基金、產業引導基金等,在資金方面也給予支持;而資金不僅僅圍繞著作業系統,也圍繞著整個智慧汽車的生態圈,應組織全社會資源參與智慧汽車的研發。
[4] 另外,智慧汽車在技術不斷完善的同時,網路安全成為不得不被重視的一環。中國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提出,要把網路安全系統像「安全帶」一樣列為智慧汽車的標配;此外,汽車行業應加大網路安全投入,以安全大腦為核心,建設智慧網聯汽車安全大數據平臺、安全智慧分析平臺、應急回應平臺等網路安全基礎設施,形成智慧網聯汽車安全能力體系。
[5] 而除了專門從事網路安全業務的360外,不少車廠也已意識到在智慧汽車時代,網路安全、數據安全的重要性。中國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指出,自動駕駛測試車輛在數據獲取及使用過程中,目前仍存在相關方面責任、規範要求不明確等問題,建議建立准入制度,例如智慧網聯汽車數據的採集、儲存和商業用途需經國家相關部門備案管理,滿足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要求的智慧網聯汽車產品才能進入汽車公告目錄;並加強數據隱私保護,對於個人數據能否被使用及具體使用目的,使用者應擁有選擇權和知情權。

03/11 - 拜登(見圖)任內的首場美中高階會議,將在3月18日登場,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將在美國阿拉斯州會晤中國高層官員。
[1] Politico 10日報導,美國國務院聲明稿宣布,布林肯和蘇利文將與中國外長王毅、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阿拉斯加州最大城安克拉治舉行會議。下週稍早布林肯會先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訪問日韓,行程結束後再參加這場會議。
[2] 10日布林肯在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表示,此次會議為一次性的。他說:「這不是戰略對話,目前無意進行一系列的後續接觸。若有後續接洽,前提是我們關切的中國議題上,出現實質進展和實質結果」。
[3] 白宮新聞秘書Jen Psaki則說,拜登當局首次的美中會議在美國境內舉行、而且與歐亞盟友磋商後才登場,相當重要。她強調雙方將討論有「深刻分歧」(deep disagreements)的議題。
[4] 金融時報、南華早報、路透社先前報導,拜登政府強硬抗中,兩國能舉行任何會談,都是一大進展。儘管會議在即,美國當局並未軟化。本週五(12日)美、日、澳、印要進行「四方安全對話」(Quad),四國準備更緊密合作對抗中國,但是不會創造出過份反中的聯盟。
[5] 南華早報指出,中國派出習近平親信與會,代表北京高度重視此一會議,希望重建美中關係。中國社科院的中美事務專家Liu Weidong表示,倘若會議成真,兩國可以測試對方底線、尋找共同點,但是他不認為會談將有具體成果。他說:「我不覺得雙方期望能立刻談出結果,由於兩國互動幾乎完全暫停,目的是重啟(高階)會談」 。中國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韋宗友則說,這場會議有機會替拜登和習近平的峰會鋪路。

03/12 -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週四(3月11日)簽署了1.9兆美元財政刺激方案,不少人擔憂通膨可能因此節節攀高。J.P.摩根(通稱小摩)首席經濟學家Mike Feroli認為,情況應該沒有市場原先設想那麼嚴重,因為新發放的振興支票,大概會有一半被民眾儲蓄起來。
[1] Feroli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 CBO)如今估計,拜登的「2021年美國救援方案法」(AmericanRescue Plan, ARP)未來10年只會讓累積的預算赤字增加1.85兆美元,略低於先前預期,主要是因為振興支票沒有原先提議的那麼慷慨,展延失業救濟方案的成本也低於預期,調高最低時薪的條款最終刪除了、則降低對預算的負擔。
[2] Feroli直指,CBO估計,截至本會計年度為止,刺激案對預算的影響將是1.16兆美元,但短期影響其實被高估了,因為州與地方政府收到其中3,000億美元財政刺激款項後,不會馬上將之用完,使用款項的速度會緩慢許多(許多地方政府已開始編列2022年的預算案)。
[3] 報告稱,其餘6,800億美元裡,超過一半將以振興支票的模式發放給美國人民。從民眾去(2020)年的行為模式可以推估,消費者也許會將至少一半的振興款儲存起來。政府3月底結束前就會把振興支票發放完畢,究竟效果如何,從幾個高頻消費指標的變化,應該很快就會有結論。
[4] 白宮已於3月10日透過官方部落格表示,財政部及國家稅務局(IRS)將確保振興支票本月就發放。IRS及財政服務局(Bureau of the Fiscal Service)正在從過去幾輪發放紓困款的經驗中學習,收取電子紓困匯款的家庭會增加,這麼做的速度會比寄支票快上許多。
[5] 分析人士估計要再花兩週民眾才會拿到支票。Tax Foundation資深政策分析師Garrett Watson日前表示,從先前振興支票的發放時間來看,預計還要再花兩週的時間,支票才會存進民眾的銀行帳戶。已經將戶頭資訊提供給IRS的民眾,可率先取得匯款,其他人則得等待支票或簽帳金融卡寄到信箱。
[6] 值得注意的是,CNBC 9日報導,巴克萊(Barclays)美國資深經濟學家BlerinaUruci相信,到了5月份,美國CPI年增率可能會大增至3.6%,比2月高一倍。
[7] 穆迪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預測,通膨將在春季驟升,之後應會再次跌破2%、然後重新加溫。他相信,今(2021)年底到明年初、通膨率會持續高於2%,到了明年底,通膨率則會持續高於聯準會(Fed)預設的目標,預計Fed將在2023年初調升短期利率,屆時美國經濟也會達充分就業狀態。Zandi警告,通膨率最終也許會來到2.5%~3%,出乎投資人意料。

03/19 - 拜登時期的首場美中高階官員會談,美國時間週四(18日)登場
[1] 兩天的會議一開始,官員就以異常尖銳的言論公開互批。官員的公開發言火藥味十足,暗示私下談判可能更劍拔弩張。
[2] CNBC、美聯社報導,雙方有多不和?從會議前的記者會可見端倪,記者會原本只打算進行4分鐘,結果拖了1小時15分才結束。美中官員不停叫回記者,補充發言。
[3]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見圖)在開幕致詞表示,美國極度憂心中國行動,準備討論議題包括新疆、香港、台灣、對美國的網路攻擊、對美國盟友的經濟脅迫,這些作為威脅到維持全球穩定的秩序。他說:「為此我們不認為這只是內部事務,我們覺得有責任今天在此提出這些議題。我會說,美國和中國在需要合作的地方相互競爭」。
[4] 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更加碼表示,中國「攻擊美國的基本價值...我們不尋求衝突,但是歡迎強硬競爭(stiff competition)」。
[5] 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反批華府太虛偽。
- 他說,美國國內不滿聲浪高漲,不該強推美國版的民主,美國自己都未能妥善處理人權議題。
- 楊潔篪說:「美國應該改變自己的形象,停止在全球各地提倡美國版民主。許多美國民眾對美國民主缺乏信心」。
- 他說,中國不會接受美國的不當指控,近來的發展讓兩國關係陷入空前的艱困時期,傷害兩國人民利益。
[6] 美中外交高層將首次會晤 談"深刻分歧"議題
- Politico先前報導,美國國務院聲明稿宣布,布林肯和蘇利文將與中國外長王毅、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阿拉斯加州最大城安克拉治舉行會議。10日布林肯在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表示,此次會議是一次性的。他說:「這不是戰略對話,目前無意進行一系列的後續接觸。若有後續接洽,前提是我們關切的中國議題上,出現實質進展和實質結果」。
- 白宮新聞秘書Jen Psaki則說,拜登當局首次的美中會議在美國境內舉行、而且與歐亞盟友磋商後才登場,相當重要。她強調雙方將討論有「深刻分歧」(deep disagreements)的議題。

03/22 - 美國超級富人在疫情來襲期間財富不減反增、暗示經濟可能出現貧富極為不均的「K型復甦」(指疫情期間中產階級面臨失業、繳不出房租遭驅逐、食物短缺及健康風險時,富人反倒益發富有)。市場謠傳,這加深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對富人課稅的決心。
[1]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委員Heather Boushey接受專訪時指出,2020年的情況讓拜登看到社會脆弱之處,2017年共和黨減稅法案導致稅收下降,使得政府必須仔細評估支出優先順序,更迫使拜登思考社會龐大需求、以及如何課稅的問題。
[2] 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副會長David Kamin表示,政府內部討論的重大稅改,包括移除遺產的成本墊高稅法(Stepped-Up Basis Rules,即以市價重估股票、房地產等資產價值,而非當初買進的成本,藉以降低稅務負擔);對美國富人以所得稅率課徵資本利得稅;大企業應適用最低稅負制(minimum tax)等。
[3] 拜登本人上週接受ABC專訪時已經表示,年收入超過40萬美元者,勢必得支付更多所得稅。白宮稍後澄清,40萬美元指的是家庭年收入。
[4] 民主黨參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最近重申應推出富人稅,她推出「超級富豪稅法案」(Ultra-Millionaire Tax Act),提議對淨值介於5,000萬~10億美元的家庭開徵2%富人稅,淨值超過10億美元的家庭課徵3%富人稅。
[5] 最近市場才剛謠傳,拜登正在籌畫1993年以來首見的大規模聯邦加稅法案,以藉此支付疫情紓困案過後的長期經濟振興計畫,而他考慮的加稅內容包括將企業稅率從原本的21%調高至28%、年收入超過40萬美元的個人應繳交更高所得稅、年所得至少100萬美元的個人調高資本利得稅等。
[6] 根據柏克萊加州大學經濟學者的分析,富人稅可在未來10年為政府帶來超過3兆美元的稅收。




*** 股市 ***

03/04 - 全球半導體晶片持續短缺,美國汽車製造大廠通用(General Motors)決定延長北美3座工廠的停工時間,預計將引發2021年度營收下滑,恐銳減數十億美元。

03/08 - 今(8)日亞股早盤開高,惟隨後相繼走弱
[1] 大陸滬深兩市三大指數亦開高走低,滬指失守3500點,深成指與創業板雙雙跌破半年線,分別失守14000點及2800點;創業板自高點以來累計跌逾20%,科創50更創下正式發布以來的收盤新低。
[2] 整體來看,今日兩市放量走跌,代表外資動向的北向資金大幅淨流出85億(人民幣,下同),市場情緒降至冰點;滬指終場收跌2.30%,創去年12月31日以來的逾兩個月新低,退守半年線。
[3] 巨豐投顧指出,自去年11月以來,隨著時間推移,目前宏觀經濟、流動性、情緒等三大因素都發生了變化,經濟復甦步伐趨緩,流動性已出現邊際收緊,海外股市也進入高檔強震模式;故而市場將從流動性驅動轉向業績驅動,殺估值成為目前行情的主調。在連續調整後,市場初步具備反彈條件,但從今日市場表現看,藍籌股賣壓沉重,須提防中期可能走弱。

03/09 - 中國無人機巨頭大疆受到中美關係打擊 北美員工大量離職

03/09 - 晶片短缺問題已從汽車產業燒到智慧手機!
[1] 據韓媒指出,晶片短缺問題正快速從汽車產業蔓延至智慧手機產業,智慧手機生產已受到影響,三星、小米等智慧手機廠已在部分國家停產中低價格機種。
[2] 半導體業界關係人士表示,「台灣聯發科(2454)等高通競爭對手也正忙於滿足客戶訂單。晶片短缺現象可能將持續1年以上」。目前智慧手機晶片短缺情況和車用晶片一樣嚴重。
[3] 市場調查公司IHS Markit指出,目前車用晶片交期(從下單後到能拿到產品所需的時間)為26-38週,而智慧手機晶片交期也一樣長。高通AP交期約30週、藍芽晶片約33週,也就是說,現在向高通下單的話、要等到7-8個月後才能拿到貨。

03/10 - 美國人造肉龍頭公司Beyond Meat(BYND.US)在2019年掛牌時更曾一路從45美元上漲到最高達239美元、波段漲幅超過4倍。農畜牧食品龍頭大成(1210)也宣布進軍植物肉市場、新產品將在今(2021)年上市,除了瞄準海外龐大市場,台灣素食人口已突破300萬人、佔總人口比例13%僅次於印度及墨西哥,也為大成植物肉品牌Neo Foods新創肉鋪好內銷基本盤。
[1] 美國兩大廠Beyond Meat與Impossible Foods為指標公司,尤其龍頭Beyond Meat當時的食品最高顧問為來自台灣的食品博士謝富弘,剛推出植物肉新產品時請比爾蓋茲試吃、還以為是雞肉,更因吸引比爾蓋茲與李嘉誠等世界知名富豪入股公司,將人造肉的聲勢推升到高峰。
[2] 講到植物肉或素肉,一般台灣民眾往往會先想到素雞之類的產品,當中的差異,韓家宇指出,素雞是屬於豆干類產品,原料是黃豆,素肉的原料則叫做TVP(Textured Vegetable Protein),一般來自黃豆蛋白、碗豆蛋白或是小麥蛋白(麵筋)等三種原料,台灣過去在TVP加工品已經做得不錯,但他個人覺得,美國兩大廠做出來的植物肉更上一層樓,吃不出是素食所做。
[3] 之所以發展5年才開始進行大量生產,時間點的成熟關鍵主要在價格。韓家宇指出,因為過去素肉比真肉貴許多,不可能大量起飛,目前除了品質愈來愈好,成本接近真肉之下,價格也愈來愈便宜,因此商品化的時間點已經差不多,看好將來可取代一部分的動物肉。大成也預估到2030年,植物肉有機會在全球的肉品市場中搶下2成份額,更已經準備在桃園國成麵粉廠旁邊蓋新廠。

03/10 - 被美國列入中國涉軍企業名單、於紐交所下市後,中國大陸電信營運商中國電信(0728.HK)昨(9)日在港股收盤後發布公告,擬申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預計發行A股不超過120.93億股。中國電信昨日港股股價以持平作收,收於2.65港元。

03/12 - 全球車用光達(LiDAR)軟體、硬體技術領導廠商Luminar Technologies, Inc.週四(3月11日)宣布與Volvo Cars旗下軟體公司Zenseact緊密合作,雙方將攜手為量產車款提供自主駕駛軟體。
[1] Volvo Cars將是Luminar、Zenseact合作案的第一家客戶。Zenseact是一家由550位頂尖「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與自主駕駛軟體專家團隊所組成的新公司。
[2] Luminar的新產品套件「Sentinel」是業界首款量產用全端自主解決方案,深度整合Zenseact的OnePilot自主駕駛軟體方案以及Luminar的Iris光達、感知軟體以及其他元件,在這個基礎上、讓每家汽車製造商都可以在他們的量產車上提供高速公路自主駕駛和主動式安全功能。
- 儘管自主駕駛產業目前主要專注於自動駕駛計程車應用,但Luminar和Zenseact仍專注於為量產車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3] Luminar執行長Austin Russell透過新聞稿表示,這是Luminar從光達供應商轉型為軟體與系統公司過程中相當關鍵的一步。
[4] Zenseact將負責把OnePilot自主駕駛軟體與Luminar的感知軟體提供給Volvo Cars。Luminar將負責把整體Sentinel解決方案(包括主動式安全與免碰觸、閉眼高速公路自主駕駛這兩項核心功能)提供給其他車廠。
[5] Luminar(LAZR.US)週四上漲5.03%、收26.29美元,創3月2日以來收盤新高。
[6] Cruise(通用汽車公司旗下自主駕駛開發子公司)總裁Kyle Vogt 1月6日推文指出,過去24個月全自駕計程車(robotaxi)領域出現整併潮、只剩少數廠商,LiDAR產業將會是下一個。

03/12 - 有「韓版亞馬遜」之稱的南韓電商龍頭Coupang,週四(11日)在美國掛牌,一開盤股價井噴,市值一度飆上1,140億美元,為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上市之後,最大規模的外國企業IPO案。
[1] Coupang在美掛牌,讓日本軟銀(SoftBank Group)旗下的願景基金(Vision Fund)賺翻了。IPO過後,願景基金持有1/3的的Coupang股票。
[2] 依據IPO文件,該公司2020年營收大增91%、至120億美元;增幅高於2019年的55%、2018年的69%。不過Coupang至今仍呈現虧損,但是損失逐漸減少。2020年虧損5.676億美元,低於2019年的7.702億美元。
[3] Coupang創始人金範錫(Bom Suk Kim)表示,該公司雇用人數在南韓企業中高居第三。光是去年就增聘了近2.5萬人,超過韓國前500大企業的合計總額。去年底為止,該公司員工人數接近5萬人。
[4] Coupang承諾客戶在午夜前下單,隔天凌晨就會到貨。若要退貨,只要把物品放在家門口即可,快速便利的服務,讓該公司大受歡迎。但是此種作法疑似讓送貨員過勞,Taekbae Union工會表示,光是去年就有16名送貨員死亡。

03/12 - 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執行長柴田英利(Hidetoshi Shibata)受訪時表示,瑞薩最關鍵工廠目前產能滿載、不知何時汽車晶片市場供需才能趨於平衡。柴田表示,今年上半年供給將持續呈現吃緊,目前看來供不應求態勢將延續至下半年。
[1] 瑞薩車用晶片競爭對手包括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 N.V.)、英飛凌(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2] 恩智浦於美國股市週四盤後宣布,因嚴峻冬季風暴引發大規模天然氣、電力與供水中斷而停擺的美國德州奧斯汀(Austin)廠現已恢復初步運作。恩智浦目前預估,兩座奧斯汀晶圓廠迄今累計損失相當於一個月的晶圓產量,2021年第2季營收將短少約1億美元。

03/15 - 全球最大規模主權財富基金的挪威央行於2020年第4季買進蘋果(Apple Inc.)、特斯拉(Tesla)、蔚來公司(NIO Inc.)、Nikola、理想汽車(Li Auto Inc)、小鵬汽車(XPeng Inc.)以及Fisker。其中,後四檔為挪威央行的新持股。
[1] 挪威央行是透過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的「Form 13F」揭露上述持股明細。
[2] 截至2021年1月底的資產負債表顯示,挪威央行資產規模達1.36兆美元、包括挪威「全球政府退休基金(GPFG)」的1.27兆美元資產。

03/15 - 高級豪華電動車開發商Lucid Motors 2月22日宣布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Churchill Capital Corp IV(CCIV.US)達成最終合併協議。這項交易讓Lucid估值上看240億美元。英國金融時報Lex專欄2月24日指出,交易完成後,沙烏地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IF)」將持有Lucid 62%的在外流通股權。

03/15 - 貨櫃航運缺櫃問題持續延燒
[1] SEKO Logistics (SEKO物流)全球航運管理兼遠洋策略部副總裁Akhil Nair受訪時透露,就算業者春節期間重新調度了合理數量的貨櫃,但這些貨櫃大概3月的第四週或4月初就會用完。他說,「我們似乎進入永久稀缺(perpetual scarcity)的循環。」
[2] 他說,「中國南部及中部地區,貨櫃短缺問題有再現跡象,即使貨運流已改善,依舊有其他因素限制產地供給。」
[3] Nair直指,假設情況樂觀、長灘(Long Beach)情況改善且積壓訂單清空,航運業者也順利將空櫃從美國調回,一旦第二輪疫情刺激方案通過、振興支票寄發,民眾就很可能會跟拿到第一輪支票時一樣大買商品。他說,所有跡象顯示,庫存水位尚未恢復至疫情來襲前的標準,零售業者重建庫存的行動看來還未完成。
[4] Nair估計,3、4月至7月期間,航運業者約可取得100,000-150,000口20呎櫃(TEU),但倘若需求持續延燒,這些貨櫃很快就會用完,這幾乎是系統性的短缺問題。
[5] Drewry Shipping Consultants貨櫃設備資深分析師John Fossey直指,遭淘汰或於二手市場出售的貨櫃數量開始減少,加上新造貨櫃激增40%,預測全球20呎櫃供應量將成長6.5%,2022~2024年每年有望成長3%。他說,當前貨櫃短缺問題,並不是因為沒人投資,而是跟疫情干擾供應鏈有關。舉例來說,亞洲至北歐航線,貨櫃週轉一趟一般只需花65天,如今卻延長至100天。Fossey認為,這應該是暫時性的、勢必會自行修正,問題是甚麼時候。
[6] 日經新聞報導,因全球海上貨櫃嚴重短缺,空貨櫃優先流向中國、流往日本的數量較少,拖累2月份日本輸美貨櫃量較去年同月大減43.6%。報導指出,海上貨櫃運輸需求進入3月後仍不見衰退、運費持續高漲。根據上海航運交易所指出,3月上旬從上海運往美國西岸的40呎貨櫃運費達4,008美元/個、是去年同期的約3倍水準。

03/15 - 印度傳出打算祭出法令,禁止虛擬貨幣、嚴懲任何在國內交易甚至持有這種數位資產的人。消息傳來,比特幣應聲拉回。
[1] 印度計畫推出的法令,只給持有者最多6個月的時間出售手上虛幣,之後若再違法就會被懲罰。
[2] 電影《大賣空》(Big Short)真實主角、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爆發前放空不動產抵押證券的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麥可貝瑞(Michael Burry),一再警告比特幣可能遭備感威脅的政府排擠。
- Business Insider報導,貝瑞3月2日在如今已刪除的推文中指出,各國央行究竟會將比特幣當作保值工具,抑或是設下障礙(handicap)與規範,使之變為類似本票的利基產品?他說,全球法定貨幣經濟系統,早已選定了隊長、並擔負支持隊長的義務(直到隊長換人為止)。這種系統所建立的網路影響力,是否被比特幣等虛幣多頭低估了?
- 不過,貝瑞2月曾說,雖然比特幣的長期展望相當貧乏,但他不會去放空,因為近期內「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他並表示,多數比特幣都是在中國、伊朗、俄羅斯等面臨制裁的國家挖取的。也就是說,虛幣必須儘快贏得法人機構支持,以免遭政府機關、央行摧毀。
[3] 中國內蒙古地區日前已傳出,打算禁止新的虛幣挖礦計畫,同時關閉現有挖礦設施,以降低能源消耗量。
[4] 比特幣2月23日於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批評其為「極無效率的交易方式」後,曾摜破5萬美元。
[5] 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2月23日則呼應葉倫說法,稱「正在仔細考慮」是否應發行數位美元。

03/16 - 大陸滬深兩市三大指數今(16)日整體來看,今日陸股雖見反彈,惟市場觀望情緒仍濃,兩市成交量相較昨日續萎縮,北向資金則連六日呈淨流入;滬指尾盤再挑戰10日線未果,終場上漲0.78%作收。
[1] 上證指數今日收於3446.73點,上漲26.78點或0.78%;
[2] 深證成指收於13642.95點,上漲122.88點或0.91%;
[3] 創業板指數收於2672.12點,上漲28.11點或1.06%;
[4] 科創50收於1220.37點,下跌3.02點或0.25%。
[5] 成交量方面,滬市今成交3324億元(人民幣,下同),深市成交4031億元,兩市成交量7355億元,相較前一交易日微量縮約9%。
[6] 代表外資動向的北向資金今合計淨流入55.72億元;其中,透過滬股通淨流入21.79億元,透過深股通資金淨流入33.93億元。統計顯示,北向資金連續6日呈現淨流入,合計淨流入額達244.63億元。
[7] 從今盤面來看,與「碳中和」題材相關的環保、污染控制、環保檢測、特高壓、電力物聯網、美麗中國等概念股表現強勢;而大陸因疫情趨緩,放寬娛樂場所人數比例限制,帶動飯店、餐飲、機場、空運、迪士尼等概念股表現活躍;至於磁土、LED、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黃金、生物辨識等概念股則相對疲弱。
[8] 港股方面,香港恆生指數今早盤開高0.70%、站上29000點,但未能明顯突破,盤中維持紅盤整理;
- 盤面上,醫療、傳媒印刷、家電、軟體、汽車、飯店娛樂股漲幅居前;
- 個股方面,富時羅素指小米有資格重新納入富時羅素指數,激勵小米股價大漲逾8%、連四日上漲;騰訊則呈衝高後拉回、阿里巴巴表現平平;中國移動傳擬回歸A股上市,今盤中漲約3.7%(收漲1.92%)。
- 恆指尾盤站穩29000點,終場收於29027.69點,上漲193.93點或0.67%。

03/16 -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週二(3月16日)報導,根據特斯拉(Tesla)去年7月提交給英國政府的遊說文件,馬斯克(Elon Musk)掌舵的美國電動車企業呼籲2032年底前全面禁售油電混合動力車。此外,特斯拉還建議英國政府對汽油車、柴油車買家加稅,以便提供更多補貼給電動車。

03/16 - CNBC於美國股市週一(3月15日)盤後報導,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正在調查底特律上週一起涉及特斯拉(Tesla)轎車與半掛式卡車的嚴重撞車事故(見圖)。調查人員尚未透露,特斯拉的自動輔助駕駛、全自動輔助駕駛(FSD)或FSD測試版是否可能引發此次車禍。

03/16 - 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週日(14日)公佈財報展望修訂,看好2021年第一季整體營收狀況,主要受惠近期鋼鐵價格飛漲,將使獲利遠優於預期。
[1] 許多投資人對此不買帳,週一(15日)美國鋼鐵股價重挫逾4%。
[2] 美國鋼鐵發佈的2021年第一季展望修訂,預計調整後的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可達5.40億美元,與上週五預測值持平。經調整淨利則上修至2.65億美元,並將調整後的稀釋每股盈餘上修至1.02美元,高於上週五預估的1.6億美元、0.61美元。
[3] 衡量鋼鐵價格變動之參考指標的熱軋鋼捲(Hot Rolled Coiled Steel)價格,目前已來到每噸1,260美元,年初以來跳漲25%以上,過去1年漲幅更高達約120%。
[4] 雖然鋼鐵價格上漲,有助於美國鋼鐵的獲利表現,但華爾街大多對美國鋼鐵持保守看法。數據顯示,僅25%的分析師對美國鋼鐵給予「買入」評級,而道瓊指數成分股獲得買入評級的平均比率約為60%。
- 原因是分析師認為,原物料價格不會永遠上漲,因此使用歷史水平對原物料族群進行估價。過去幾年來,熱軋鋼捲均價約落在每噸700美元。
- 目前分析師對美國鋼鐵給出的目標價,平均為每股20美元,較週一最新收盤價23.14美元低了13.5%。

03/17 - 之前曾預見金融海嘯和達康泡沫、備受尊崇的橡樹資本(Oaktree Capital)共同創辦人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見圖)直指,股市泡沫言論甚囂塵上,但他認為多數資產的價格依舊合理,未來市場走向其實沒有那麼清晰。
[1] 馬克斯16日在最新發表的備忘錄中指出,「在我的事業生涯中,曾多次感覺股市觸頂(或觸底)的邏輯推論確實合理,成功機率很高。但這次並非其中之一。」
[2] 馬克斯表示,基於對估值、政府財政支出、通膨及利率的擔憂,有愈來愈多股市可能吹出泡沫的言論,但他觀察到許多正面利多,答案並不是非黑即白。
[3] 馬克斯觀察到的正面因素包括:美國有望強勁復甦、主要是由備受壓抑的消費者需求帶動;聯準會(Fed)承諾會將利率保持在低檔;民主黨在國會僅佔些微多數,不太可能進行激烈改革,降低了政治不確定性。
[4] 不過,馬克斯坦承,「市場的熱度的確偏高」,狂熱(euphoria)、冒險行為的現象,也在投資人湧進迷因股、為了追求報酬而搶進高風險資產之際頻頻出現。
- 資產估值偏高,是投資人憂心泡沫已現的主要理由。雖然馬克斯認為,從歷史標準來看,股價確實偏高,但其實並不「瘋狂」。目前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本益比為22倍、高於過去平均值15-16倍。
- 馬克斯直指,判斷標普500的估值前,必須考慮以下四個因素:一、利率環境;二、標普500成分股已轉而偏向高成長的科技股,其估值普遍較高;三、標普500個別成分股的估值,包括高科技股;四、經濟的展望。從這些因素來判斷,馬克斯不認為當前多數資產的估值很瘋狂。
- 他說,長期來看,利率、通膨上升依舊會構成風險。當前昂貴的資產價格,以目前利率來估算或許合理,利率上揚顯然是市場走弱的源頭。
[5] 馬斯克的結論是,多數資產的價格如今處於灰色地帶,確實並不低、多位於公平價值上方,但並未高到不合理的地步。
[6] 馬克斯15日接受《韓國經濟日報》(Korea Economic Daily)專訪時還表示,如今股市估值看來確實偏高,但經濟之後有望大舉復甦,股市並不一定已經來到高風險的階段。
[7] 馬克斯建議價值型投資人對高成長的科技股抱持開放心態,把眼界放寬(think bigger),別只因為本益比等數字就躊躇不前。他說,「價值型投資人長年來僅聚焦不確定因素有限、可預測性高的企業,這意味著未來相當容易預測、但估值也偏低。」「原則是,即便是價值型投資人,也應對成長快速、擁有未來、高本益比的企業保持開放。」
[8] 馬克斯並表示,被動型投資(例如透過ETF)的趨勢潮流確實強勁。流入市場的現金中,若ETF分得的資金不成比例,那麼ETF追蹤的個股表現確實會優於大盤,主要是因為需求較高。然而,他相信這不會持續到永遠。如今已沒有人研究公司、看看股價是否太昂貴或遭低估,大家只想買名單上列出的標的。他建議,投資人最好能投入主動管理型共同基金。
[9] 針對本益比已衝破1,000倍的特斯拉(Tesla Inc.),馬克斯直指,不專業的投資者押注或放空特斯拉,就如同賭博。他說,有些企業沒人知道未來會如何,特斯拉是經典案例。

03/17 - 福斯集團(Volkswagen Group)執行長(CEO)Herbert Diess(見圖)週二(3月16日)在年度記者會上表示,晶片供給短缺導致福斯產量短少10萬輛、此一缺口將無法在今年內獲得彌補。

03/17 - 本田發言人指出,會進行停工是因為「新冠肺炎、多處港灣擁塞、晶片不足,加上過去數週嚴峻的天候」。路透社、日經新聞17日報導,本田汽車16日表示,位於北美(美國、加拿大)的5座工廠將自3月22日起停工1週,主因晶片短缺,加上港灣擁塞、導致來自亞洲的零件供應停滯。此次將進行停工的對象為位於美國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阿拉巴馬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5座工廠。

03/17 - 晶片短缺從汽車業燒到智慧機產業?三星電子高層警告,晶片供需「嚴重失衡」(serious imbalance),今年下半可能不會發布新的Galaxy Note旗艦機。
[1] 在此之前,就已經傳出高通(Qualcomm)智慧機晶片大缺貨。路透社12日報導,三星供應鏈人士透露,三星手上的高通應用處理器(AP)奇缺。美國制裁讓消費者棄用華為智慧機,安卓機業者搶客戶,導致過去幾個月的高通晶片需求激增。高通AP有部分零件供給吃緊,難以滿足高漲需求。
[2] 三星供應商表示,高通晶片供給緊張,傷害三星中低階智慧機的生產。不只如此,另一名人士說,高通旗艦機晶片「驍龍888」(Snapdragon 888)也缺貨,但是他未透露是否影響三星的高階機種生產。此外,智慧機代工廠高層表示,許多高通產品缺貨,今年智慧機出貨量可能減少。

03/17 - 台積電(2330)今(17)日除息2.5元,影響大盤指數約21.41點;加權指數開在平盤附近的16,312.98點,而台積電以612元開出後旋即震盪翻黑,盤初最低觸及607元,並未達成市場期待的「秒填息」。收盤 604 元,下跌 1.15% 。大盤收 16215.82,下跌 0.6%。

03/17 - ESG基金和ETF的費用率相對較高,基金管理公司靠著手續費收入,賺得荷包滿滿,成為一大獲利金雞母。
 - 《華爾街日報》報導,根據FactSet的數據,截至2020年底,美國市場被動追蹤美股大盤指數的市值型ETF平均費用率為0.14%,而ESG基金的平均費用率為0.2%,比市值型ETF高出43%之多。
 - 智庫機構Pacific Research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Wayne Winegarden直言:「ESG為大型基金管理公司創造了非常大的商機。」

03/17 - 隨半導體先進製程發展所需資金越來越龐大,IC Insights發布最新報告指出,目前市場上僅存台積電(2330)、三星與英特爾3家大廠能支撐,其餘廠商都已逐漸淡出半導體邏輯製程市場;三家製造商當中,又以台積電和三星真正處於領導地位,因兩家公司都已經可以量產7奈米及5奈米製程,相較之下,英特爾要等到2022年之後才能量產7奈米,屆時台積電和三星已經可以開始量產3奈米。
[1] 從過往歷史來看,資本支出水準最高的半導體廠也是能生產最先進製程的公司,雖然在過去27年當中,英特爾有25年都位居半導體產業前兩大資本支出的公司,但是其2020年資本支出僅有三星的一半左右,而今(2021)年可能再次遠低於三星的一半。台積電和三星今年資本支出則預計各約280億美元。
[2] IC Insights指出,三星自2017年以來,資本支出一直都很強勁,2018年達到216億美元,2019年193億美元,2020年為281億美元,今年預估約與2020年相當;而台積電因應7奈米與5奈米的強勁需求,目前主要的投資都用在7奈米與5奈米的擴產上,今年度資本支出預計約250-280億美元,平均單季資本支出約69億美元,較2020年第四季倍增。
[3] IC Insights表示,台積電和三星今年資本支出總計約至少達到555億美元,將佔全球半導體產業總資本支出的43%,目前尚無其他公司支出能夠與其相提並論,台積電和三星也因此在今年將拉開與競爭對手在先進製程技術的距離。
[4] 此外,IC Insights也認為,美國、中國與歐盟都希望能扶植本土半導體產業發展,但各國政府5年內每年至少需要花費300億美元,才有迎頭趕上的機會,尤其中國即使有錢,但肯定會受到貿易上的阻礙,因貿易問題禁止將部分關鍵製程設備出售到中國;而若沒有其他半導體廠或者政府採取快速、果斷的動作,台積電和三星將在全球半導體先進製程技術持續穩居領先地位。

03/19 - 南加州港口的壅塞問題,如今正在逐漸蔓延至其他美國港口,貨櫃航運高層預測,塞港現象恐一路延續至夏季。
[1] 華爾街日報18日報導,德國貨櫃航運商赫伯羅特(Hapag-Lloyd AG)旗下船隻,已有部分改道轉往奧克蘭(Oakland)。赫伯羅特執行長Rolf Habben Jansen表示,洛杉磯、長灘的塞港問題一直很嚴重,但其他港口也很壅塞。他說,「訂單大幅上揚,我們雖試圖避開壅塞港口,卻並不容易。」
[2] 洛杉磯港執行董事Gene Seroka 16日於記者會上表示,雖然塞港狀況逐漸改善,船隻等待靠港的平均時間從12月~1月的兩週縮減至一週,但另一波貨櫃船預計近日就會抵達,預測壅塞問題恐延續至「春季和夏季初」。他說,洛杉磯港的倉儲空間,仍有9成遭貨櫃塞滿,通常8成就已算滿載。不只如此,卡車司機也有短缺現象,還必須動用港外倉庫來疏通壅塞情形。
[3] 顧問機構SeaIntelligence Consulting執行長Lars Jensen直指,最大問題在於美國通過1.9兆美元疫情紓困案之後,人民會如何使用振興支票。倘若美國民眾決定繼續購買商品、而不是把錢花在旅遊或外出用餐上,那麼塞港現象恐會變得更嚴重。
[4] 在紐約開設女性服飾店Palmer & Purchase的Abbie Durkin抱怨,中國製購物袋的到貨時間已延遲兩月之久,由於存貨用完了,她必須把20%的訂單改用航空運送。Durkin表示,中國、南韓製造商的供應量減少,她過去原本都能定期採購商品,如今有拿到貨就不錯了。她說,「運輸成本至少增加一倍,我6月就必須調高售價。」
[5] 紐約超市Harrison Market店長Dan Tores早已開始修改產品標價。他說,「過去幾個月來,售價飆升25%,常客都很憤怒。供應商說是運輸成本太高的關係,清潔用品還是不夠。我們已在此開店20年,從未見過這種情況。」
[6] 美振興支票刺激消費恐令空櫃快速用盡,貨櫃航運缺櫃問題持續延燒。雖然市場原本期盼,中國農曆新年將給航運業者喘息空間、重新調度數量龐大的空櫃,但如今看來,能喘息的時間似乎相當短暫。
- The Loadstar 3月12日報導,託運人、運輸業者原本希望趁為期兩週的春節假期找到貨櫃、從中國運出貨物,緩解供應鏈壓力,但SEKO Logistics (SEKO物流)全球航運管理兼遠洋策略部副總裁Akhil Nair受訪時透露,就算業者春節期間重新調度了合理數量的貨櫃,但這些貨櫃大概3月的第四週或4月初就會用完。他說,「我們似乎進入永久稀缺(perpetual scarcity)的循環。」
- Nair直指,假設情況樂觀、長灘情況改善且積壓訂單清空,航運業者也順利將空櫃從美國調回,一旦第二輪疫情刺激方案通過、振興支票寄發,民眾就很可能會跟拿到第一輪支票時一樣大買商品。他說,所有跡象顯示,庫存水位尚未恢復至疫情來襲前的標準,零售業者重建庫存的行動看來還未完成。

03/20 - 目前呈現供應短缺的車用晶片恐雪上加霜!全球車用晶片大廠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主力工廠遭祝融、生產先進產品的12吋廠房因火災停工。
[1] 瑞薩表示,停工廠房力拼在1個月內復工、不過憂心停工將對晶片供應造成重大影響。
[2] 瑞薩20日發布新聞稿宣布,旗下生產車用晶片的那珂工廠N3棟廠房在19日凌晨2點47分發生火災、之後火勢於當天上午8點12分撲滅。N3棟廠房為設有生產先進產品的12吋晶圓產線的2層樓建築、此次火災發生在1樓。瑞薩指出,在20日進入火災現場探查後確認,因火災燒毀的面積約600平方公尺(m2)、相當於N3棟廠房1樓無塵室面積(12,000平方公尺)的約5%,燒毀的製造設備數量為11台、佔N3棟廠房整體(1、2樓)製造設備數量約2%比重。
[3] 瑞薩指出,因火災影響、N3棟已停止生產。

03/23 - 日本「GIGA School構想(日本全國中小學每位學生配置一台電腦設備)」、提振日本筆電需求呈現爆炸性增長,帶動日本PC出貨量創下史上最大增幅。
[1] 日本電子情報技術產業協會(JEITA)22日公佈統計數據指出,「GIGA School構想」、提振筆記型電腦(筆電)出貨量暴增,帶動2021年2月份日本國內PC(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出貨量較去年同月暴增115.5%至108.1萬台,連續第6個月呈現增長,創2007年採用現行統計方式以來史上最大增幅,且月出貨量連續第4個月突破百萬台。統計對象包含蘋果(Apple)、夏普(Sharp)PC子公司Dynabook、富士通(Fujitsu)、NEC、Panasonic、聯想等8家廠商,台灣華碩(2357)、宏碁(2353)及美國惠普(HP)皆不在統計對象內。
[2] 日本IT相關調查公司BCN ,3月10日公布統計數據指出,2021年2月份日本搭載谷歌(Google)製作業系統「Chrome OS」的「Chromebook」銷售量較去年同月暴增近2倍(增加188.5%),其中,宏碁以高達近5成(47.9%)的市佔率位居首位;台灣華碩排第2、市佔率32.8%,其次依序為聯想的11.5%、HP的7.7%和NEC的0.1%。





*** 債市 ***

03/05 - 週五中國全國人大會議開幕當天恰逢驚蟄日,滬深證交所三隻國開行債券突然出現罕見暴漲,交易所亦緊急採取措施限制相關投資者交易,並最終招致盤中臨時停牌。而這戲劇性的一幕,則不排除由程序化交易引發。
[1] 國開行在深交所上市的債券108611(國開2009)今日早盤一度暴漲超2.2倍並在午間被提示風險;午後該行108610券(國開2008)和上交所上市的018014券(國開2005)亦發生異動,前者暴拉近1.3倍,後者也大幅拉高逾兩成。
[2] 有交易員猜測,可能是程序化交易出錯,不然也不可能220、230、235、280元地報買。“梯形遞進,應該是系統問題,”上海一交易員稱。

03/09 - 2月底的美債標售會乏人問津,讓美債殖利率衝高,引爆股債雙殺、市場閃崩。本週美國又要舉辦三場公債標售會,投資人焦慮不安,擔心萬一需求不如預期,慘況可能再次上演。
[1] 金融時報、Barron`s報導,2月25日美國標售了620億美元的7年期公債,買家縮手,迫使主要交易商(primary dealer,承銷美國公債的銀行)吃下大量公債。公債需求疲弱,導致價格重挫,和價格呈反向走勢殖利率飆升。當日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升至1.6%,美國四大指數齊聲下殺。
[2] 本週美國財政部將發行總額1,200億美元的新公債,三場拍賣會從本週二(9日)起跑,準備標售580億美元的3年期公債、380億美元的10年期公債、240億美元的30年期公債。TD Securities利率策略師Gennadiy Goldberg說:「標售會結束前,投資人將如坐針氈。大家害怕其中一場拍賣會的表現,會和之前7年期公債標售一樣糟、或是更差,這會引發新一輪賣壓...帶來新的市場不穩定性」。

03/16 - MoneyDJ iQuote報價系統顯示
[1] 「iShares iBoxx投資等級公司債ETF」(iShares iBoxx $ Investment Grade Corporate Bond ETF,代號LQD.US),15日上揚0.34%、收129.15美元。8日LQD收在128.55美元,平2020年5月15日以來收盤新低。今年以來跌幅達6.50%。
[2] 追蹤垃圾債的「安碩iBoxx高收益公司債ETF」(iShares iBoxx $ High Yield Corporate Bond Fund,代號HYG.US),15日上揚0.01%、收86.47美元。今年以來跌幅僅0.95%。
[3] 彭博社11日報導,資金湧入垃圾債,10日HYG吸金13億美元、創史上第二大單日淨流入。同日SPDR巴克萊高收益債ETF (SPDR Barclays High Yield Bond ETF,代號JNK.US)吸金5.6億美元,為去年4月份以來的最高進帳額。SPDR Bloomberg Barclays Short Term High Yield Bond ETF(代號SJNK.UK)也吸金2.28億美元、打破空前紀錄。

03/15 - 2月份公債閃崩潮中,據傳日本大賣美債。
[1] 彭博社4日報導,2月26日為止的兩個星期,日本基金業者拋售了340億美元的外國債券,金額之高改寫空前紀錄。
[2] 日本會計年度在今年3月底截止,該國基金在財年結束前調整部位,掀起全球債市風暴,讓美債殖利率飆升至疫情前的高點。
[3] 不願具名的亞洲交易員透露,以日圓為基礎的投資人出清手上的美債部位。
[4] 另一名交易員說,上個月美國公債連續四週虧損,投資人賠錢賣出,靠著股市獲利抵銷損失。

03/22 - 北京政府重點扶植的半導體龍頭公司紫光集團(Tsinghua Unigroup),向國內發行的公司債去(2020)年11月驚傳違約,引發24億美元離岸公司債也恐違約的隱憂。消息傳出,國際債券投資人,已決定設法凍結紫光海外資產。
[1] 紫光問題並非中國半導體業的單一事件。一名跟紫光並無關聯的中國晶片集團高層透露,企業及地方政府都在尋找資金時陷入掙扎。他說,「目前並無獲利可能,維持現金流的難度非常高。我們不知究竟能支撐多久。
[2] 中國在岸公司債投資人都在密切關注紫光事件。Dealogic資料顯示,中國非金融企業總共於離岸發行5,750億美元的美元計價債券,其中720億美元將於今(2021)年到期。房地產開發業者的發債量最大,2021年將有340億美元的債券到期。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產開發商華夏幸福(China Fortune Land Development)本(3)月才剛有5.3億美元的債券違約,投資者包括貝萊德(BlackRock)與匯豐(HSBC)基金。
[3] 路透社等外電報導,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IIF)2020年11月18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中國非金融企業背負的債務激增,使得整體新興市場的負債規模膨脹至76兆美元。中國Q3的債務對GDP占比已達335%。若排除中國,今年其他新興市場的債務(以美元計算)反倒還下滑,反映新興國家本地貨幣相對於美元貶值的情況。黎巴嫩、中國、馬來西亞、土耳其是非金融業債務占比增加最多的國家。



*** 匯市 ***

03/09 - 人民幣兌美元即期週一大跌465點,至收盤跌回6.5元關口下方,幾乎回吐全部年內升幅
[1] “大家觀望了一下(美元/人民幣),發現沒有任何維穩的跡象,所以一起向上衝了,”一外資行交易員稱。
[2] 背景 - 預期美元走強
 - 美債收益率的上行,美債收益率上行又更多來自寬鬆環境下全球經濟復甦可能提振通脹,進而導致美聯儲提前縮減購債,緊縮預期也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大動盪,美元的吸引力又會上升;而美指今年迄今已上漲2.4%,短期料仍有一定上漲空間。
[3] 目標價位
 - A交易員稱,"先看6.56附近吧"
 - B交易員稱,"我覺得6.53-6.55差不多了"

03/09 - 機構:人民幣匯率階段性升值結束,後市看「穩中偏弱」
[1] 中國昨(8)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最低分別觸及6.5316、6.5486,相較今(2021)年以來高點6.4380、6.4062分別回檔936、1424個基點,雙雙跌至今年以來低檔區。今(9)日人民幣中間價報6.5338,下調543點,創1月4日以來新低,降幅創2018年7月20日以來最大。
[2] 新浪財經引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文章,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人大國發院)研究員、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主要成員王晉斌撰文表示,預期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匯率走勢會呈現出「穩中偏弱」的態勢;自2020年5月以來,此輪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升值階段已結束,轉而可能會進入穩中偏弱的階段,且會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
[3] 主要原因有5點,一、中國和美國經濟增長率的預期差可能會縮小;二、未來一段時間美元指數走勢應該不會弱;三、疫情經濟帶來人民幣升值的驅動力可能會減緩;四、中國的金融資產仍具有吸引力,但吸引力會邊際遞減;五、FDI(外國直接投資)和ODI(對外直接投資)會基本保持動態平衡。
[4] 另外,從國債收益率來看,即使美國長期利率上揚,中國國債收益率和美國國債收益率保持明顯的溢價,但隨著美國長期利率,尤其是近期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上漲至1.56%,中美長期國債的利差在縮小。另從股市的資產價格來看,中國股市在此輪全球股市的修復中已有不錯的修復程度,從去年3月23日國際金融市場低點算起,依收盤價計,截至今年3月5日,上證指數、深圳成指和創業板指的漲幅達到31.65%、48.71%和57.19%,儘管漲幅不及美國股市,但考量到美國激進寬鬆的貨幣政策,中國股市的漲幅已相當可觀。
[5] 王晉斌表示,綜合以上中美經濟金融的基本面來看,在不考慮不可預期的因素下,基本可以認為此輪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單邊升值趨勢結束了。

03/10 - 3/10新台幣兌美元匯價中午暫收28.318元,升值7.2分,成交金額7.96億美元。

03/11 - 路透社報導,受資金狂潮影響,去年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大幅飆升。據台灣央行週三(10日)公佈,為阻升新台幣,2020年淨買匯金額達391億美元,光是下半年就高達352億美元,原因是11月及12月美元持續走弱,該行加強匯市調節力道,以維護匯市秩序。
[1] 報導指出,台灣全年買匯391億美元,遠高於被美國財政部列為匯率操縱國的門檻135億美元。去年12月,美國財政部將台灣列入匯率操縱國的觀察名單,為2017年以來再次上榜。
[2] 2020年,新台幣兌美元總計飆升5.6%,使新台幣登上「最強亞幣」寶座,主要受惠於台灣防疫相對有成,使得台灣成為全球資金的安全避風港。
[3] 美國財政部對匯率操縱國的3項認定標準包括:1. 對美貿易順差超過200億美元;2. 經常帳盈餘超過國內生產毛額(GDP)2%;3. 持續買入外匯金額超過GDP 2%,且時間在12個月中至少佔6個月。
[4] 根據美國官方統計資料,2020年台灣對美貿易順差達299億美元。而台灣經常帳盈餘佔GDP比重長期高於2%,另外,以2020年台灣GDP為6,693億美元計算,全年淨買匯金額391億美元佔GDP的5.84%,已符合美國財政部對匯率操縱國的3項標準。

03/12 -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28.187元作收,升值5.4分,成交金額10.08億美元。上午新台幣以28.180元開出,盤中最高28.094元,最低28.190元。

03/15 -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28.243元作收,貶值5.6分,成交金額9.59億美元。上午新台幣以28.180元開出,盤中最高28.121元,最低28.247元。

03/19 - 3/19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28.463元作收,貶值1.57角,成交金額15.18億美元。上午新台幣以28.350元開出,盤中最高28.350元,最低28.485元。



*** 原物料 ***

03/09 - 根據六位業內消息人士及路孚特的數據,近幾個月伊朗已悄然向最大客戶中國輸送創紀錄高位的原油,同時印度的國有煉廠也已經將伊朗石油加入他們的年度進口計畫中,預期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很快將取消。
[1] 制裁行動導致伊朗對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的出口自2018年底起急劇下跌。制裁以及其他OPEC+產油國的減產行動,已導致中東含硫原油對亞洲的供應吃緊。亞洲是全球最大石油市場,超過半數的原油都進口自中東。
[2] 伊朗國家石油公司(NIOC)
[3] 來自印度的訊息
 -  “他們和我們接洽。他們表示,“希望很快恢復石油供應”,我們說‘Inshallah’,”印度一家煉廠的消息人士稱。Inshallah是阿拉伯語,意思是憑真主的意願,表達說話者希望事情發生。
 - 一名印度政府官員表示,預期伊朗的供應將在三至四個月內回到市場;近期全球原油價格持續回升,令印度受到打擊。
 - 另一家印度煉油業者表示,NIOC的高層告訴他們,伊朗6月選舉過後,將簽署一份正式的原油供應協議。NIOC也已同其他亞洲客戶接觸。
 - “最近NIOC打電話給我們,詢問需求狀況,”一家東亞煉油廠的交易員表示。“看來伊朗已經準備好回到市場。”
 - 另一名煉油業消息人士表示,相關協商還在“非常初步”階段,NIOC想要知道該公司是否會恢復伊朗石油的採購。因事涉敏感,消息人士不願具名。
[4] 中國
 - 有別於印度的是,中國從未完全停止進口伊朗的石油。根據路孚特Oil Research,過去14個月伊朗運送了約1,780萬噸(30.6萬桶/日)原油進入中國,1月和2月都創出了紀錄水平
 - 其中約75%是以來自阿曼、阿聯酋或馬來西亞石油的名義“間接”進口的,這些石油主要經由山東省的港口或遼寧營口港進入中國。中國多數獨立煉廠都在山東
 - 路孚特稱,其餘25%則是標明為中國戰略石油儲備的官方採購,儘管伊朗遭受美國製裁,中國仍維持小量採購。
 - 路孚特原油流動分析師Emma Li表示:“進口量從2020年第四季度開始飆升,山東省的接收量最大,這表明獨立煉廠是主要的客戶。”
 - 裝載伊朗石油的油輪通常在裝貨時關閉應答器以避免被發現,但之後可以通過阿曼、阿聯酋和伊拉克港口附近的衛星追蹤到。Li說,有些油輪在新加坡或馬來西亞附近將部分石油轉移到其他船隻上,然後再駛往中國。路透無法確定這些船貨的最終買家。
 - “來自伊朗的石油從2019年底就開始進入山東了...首先是提供給那些資金緊張的煉油企業,這些企業通常先煉油再付款,”一位熟悉交易情況的中國獨立貿易商稱。





03/10 - 今年油價飆逾30%!分析師警告勿太樂觀:漲勢恐放緩
[1] 花旗分析師Ed Morse指出,石油輸出國組織及俄羅斯等產油盟國(OPEC+)3月4日決議維持減產額度不變,讓許多分析師對油價後市感到樂觀,但一旦OPEC+恢復供應,油價將跌至每桶40美元至55美元,難以維持在70美元價位,更不太可能觸及100美元。
[2]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佈報告稱,2021年1月,全球航空客運量較2019年1月銳減72.0%,降幅較2020年12月的(69.7%)有所擴大,原因包括COVID-19變種病毒株,加上新增確診持續攀升,各國維持入境管制或限制措施,導致航空客運量依然低迷。

03/10 - 中國鋼鐵重鎮唐山停產對抗汙染,中國大連的鐵礦砂期貨一度暴跌10%、吃下跌停。
[1] 大連商品交易所的5月鐵礦砂期貨,9日收盤報每噸1031.50元人民幣(157.98美元),盤中一度暴跌10%至每噸1,031元人民幣,創2月9日以來新低。當日新加坡的鐵礦砂期貨也大跌5.8%、觸及三週新低。
[2] 鐵礦砂價格狂瀉,原因是唐山市政府啟動重汙染天氣應急方案,要求當地工廠在9~11日之間停產。摩根士丹利(大摩)警告,唐山減產鋼鐵對抗空汙,可能會讓鐵礦砂重回供過於求。大摩估計,中國鐵礦砂消費可能比該行估計少了3,400萬~6,100萬噸,原本2021年鐵礦砂的海運供應量短缺4,000萬噸,如此一來可能會變成供需平衡、甚至供給過剩。
[3] 不只如此,Capital Economics原物料分析師Caroline Bain指出,中國1、2月的貿易數據顯示,原物料進口增幅明顯趨緩,她估計政策支持退場下,此一趨勢將持續。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原油、鐵礦砂、銅、煤炭的進口情況並不熱絡,外界擔心原物料超級循環可能落空。

03/10 - 祕魯宣布今年的銅產量可能會打破空前新高,傷害期銅價格
[1] 祕魯能源暨礦業部長Jaime Gálvez 9日表示,2021年該國的銅產量估計達250萬噸、遠高於2020年的215萬噸,將刷新空前紀錄,祕魯是全球第二大銅生產國。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的5月交割期銅,一度大跌2.46%、報每噸8,782美元。
[2] 受此影響,礦業股力拓集團(Rio Tinto)、必和必拓(BHP)、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跌幅在2.4%~4.4%之間。鋼鐵業者Nucor、Steel Dynamics分別走低0.77%、1.41%。
[3] MoneyDJ iQuote報價顯示,iShares MSCI全球金屬與礦產生產商ETF(iShares MSCI Global Metals & Mining Producers ETF、代號PICK.US),9日下跌0.16%、收42.69美元。
[4] VanEck Vectors鋼鐵ETF(VanEck Vectors Steel ETF、代號SLX.US),9日下跌0.23%、收52.46美元。

03/10 - 美國能源部3月9日發布「短期能源展望」(Short-Term Energy Outlook, STEO)月報
[1] 報告將今年平均油價的預估較前月上調逾每桶7美元或14%,主要因為石油輸出國組織及俄羅斯等產油盟國(OPEC+)3月4日決議4月份仍基本維持減產額度不變,使得供應預期有所收緊的影響。不過,報告也預期下半年供應將會增長,油市庫存將會從上半年的減少120萬桶/日,轉為下半年的增加40萬桶/日,下半年油價也將因此下滑。
[2] 報告將2021年布蘭特原油均價預估較前月上調每桶7.47美元,至每桶60.67美元,2022年的均價預估為每桶58.51美元;2021年西德州原油均價預估較前月上調每桶7.03美元,至每桶57.24美元,2022年的均價預估為每桶54.75美元。報告也預估3-4月份布蘭特原油價格可望維持在每桶65-70美元區間,較前月的預估上調了10美元,但下半年隨著供應增長布蘭特原油價格預期將回落至每桶58美元。

03/16 - 美國輕原油報價過去六個月已大漲70%、來到每桶65美元附近,重返疫情來襲前的水位。美國頁岩油商能否在油價高漲、足以讓營運轉虧為盈的環境下遵守紀律,不再快速擴產,將是市場觀察重點。
[1] 英國金融時報16日報導,若油價持續攀高,美國頁岩油商終得想出要如何投資賺得的利潤。許多業者都已承諾,僅會將60-70%的現金流投入產能,其餘會用來償債、還給股東。Rystad直指,去年第四季的資本支出僅達55%的現金流,對向來揮霍成性的頁岩油產業來說,是前所未見的節制。
[2] 顧問機構IHSMarkit副總裁Raoul LeBlanc直指,若頁岩油商能持續節制下去,油價有望維持在55美元之上,業者的自由現金流今年也有望膨脹至約300億美元。Rystad指出,若油價保持在60美元,頁岩油商甚至可創造足夠自由現金流,償還未來五年到期的1,700多億美元的債務。
[3] 部分分析師如今相信,頁岩油商或許可達成先前難以想像的目標:修復資產負債表、取悅股東,同時再次拉高產出。EOG Resources、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如今有足夠現金能再次增產,美國石油巨擘雪佛龍(Chevron Corp.)本週則揭露擴充二疊紀盆地(Permian Basin)產出的激進計畫。
[4] 顧問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 Ltd.)副總裁Robert Clarke表示,部分體質不錯的公司已經償還了債務,資產負債表的槓桿不高、也已發放股利,每桶65美元的油價相當有利可圖。OPEC目前還無須擔心,Clarke表示美國探鑽油井的增速僅2017年的一半。伍德麥肯茲企業研究首席分析師Alex Beeker表示,頁岩油商設法在不引起OPEC注意的情況下悄悄增產,然而一旦業者跨越紅線、OPEC勢必會做出反應。

03/16 -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分析師Doug Leggate認為,由於石油輸出國組織及俄羅斯等產油盟國(OPEC+)恪守減產承諾,加上美國頁岩油生產商也緊縮供應,油價獲得支撐,均價可落在每桶60美元以上。2020年,受疫情因素影響,油價大部分時間徘徊在每桶20美元至30美元。
[1] 不過,今年以來,WTI和布蘭特原油期貨均大漲30%以上,SPDR標普油氣開採與生產ETF(XOP.US)漲幅更高達53.61%。
[2] Leggate指出,在油價大漲帶動下,部份石油股已顯得昂貴,他將康菲石油(ConocoPhillips)(COP.US)、EOG資源(EOG Resources)(EOG.US)、西馬萊克斯能源(Cimarex Energy)(XEC.US)和大陸資源(Continental Resources)(CLR.US)的評級下調至「中立」,稱股價未來上漲空間有限。
[3] 相較之下,Leggate將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XOM.US)點名為首選股,理由是該股有不錯的現金股息殖利率,目前殖利率達5.8%。MoneyDJ XQ全球贏家系統報價顯示,年初以來,埃克森美孚股價累計勁揚46.51%。

03/16 - 中國防治汙染玩真的,當局下令唐山鋼鐵廠減產或停產
[1] 外資估計此舉衝擊了5%的中國鋼鐵產能,也損害了中國對鋼鐵原料--鐵礦砂的需求。中國需求趨軟,高盛預測,未來12個月鐵礦砂價格可能暴跌近40%。
- 唐山剛啟動減排計畫時,中國鐵礦砂期貨一度暴跌10%、吃下跌停。
- 大連商品交易所的5月鐵礦砂期貨,3月9日收盤報每噸1031.50元人民幣(157.98美元),盤中一度暴跌10%至每噸1,031元人民幣,創2月9日以來新低。
[2] 高盛分析師Nicholas Snowdon警告:「(外界)預期心理高漲,估計中國工信部和生態環境部將宣布新政策,讓排放狀況在2025年前趨於穩定...可能會限制鋼鐵高爐生產、並支持廢鋼」。
[3] 製鋼是中國的一大污染源
- 鋼鐵廠排放的廢氣佔該國總排放量的15%。
- 去年中國鋼鐵產出超過10億噸,官員明白表示,今年中國鋼鐵產量應該減少。
[4] 上週中國生態環境部更突擊檢查四家唐山鋼鐵廠,發現四廠在重汙染天候時,均未聽令減排,排汙許可證遭到暫時扣留。
- 唐山政府要求業者在空汙嚴重時,減少或暫停生產,以便讓廢氣排放量減少50%。
-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Marius van Straaten指出,儘管唐山的緊急措施可能不會實施太久,但是該市目標今年讓鋼鐵廠減排40%,並要實施更嚴格的鋼鐵產能置換措施,可能會繼續對該國鋼鐵產出帶來逆風。
- 他估計,目前唐山高爐的產能利用率降至54%、低於去年2月底的76%,等於影響到一年5,000萬噸的鋼鐵生產、或5%的中國鋼鐵產能。
[5] 中國需求下滑,與此同時,國際鐵礦砂供給好轉,高盛認為,鐵礦砂供不應求的情況將大幅好轉。
- 該行原本預測今年鐵礦砂出口將短缺2,700萬噸,如今預測只會短缺900萬噸。
- 高盛的Snowdon表示,未來幾個月鐵礦砂價格將跌,該行的12個月目標價為每噸100美元。和當前的163.65美元相比,等於還有38.9%的下行空間。
[6] MoneyDJ iQuote報價顯示
- iShares MSCI全球金屬與礦產生產商ETF(iShares MSCI Global Metals & Mining Producers ETF、代號PICK.US),15日下跌1.15%、收43.06美元。
- VanEck Vectors鋼鐵ETF(VanEck Vectors Steel ETF、代號SLX.US),15日下跌1.30%、收53.80美元。

03/17 - 中國豬農施打非法疫苗,導致當地出現傳染力更強的非洲豬瘟變種病毒,中國豬隻頭數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重回疫情前水準。飼料需求減少,會傷害美國黃豆買氣,作為動物飼料的豆粕,價格已經從高點拉回近100美元。



*** 數據 ***

03/04 - 人力資源機構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Inc.週四公布,2021年2月美國企業雇主宣告裁員人數年減39%(月減57%)至34,531人、創2019年12月(32,843人)以來最低。
2021年1-2月美國企業雇主宣告裁員人數報114,083人、較去年同期縮減8%。
2021年2月美國企業雇主宣告聘僱人數達146,403人、主要是由零售業(增聘66,486人)所帶動。

03/06 - 美國勞工部週五發佈就業報告
[1] 至少有410萬美國民眾失業超過六個月,佔2月失業人口的41.5%。另有350萬民眾永久性失業。
[2] 2月非農就業崗位增加37.9萬個,1月為增加16.6萬個
 - 12月非農就業崗位出現八個月來首次下降
 - 目前就業崗位仍比大流行前的水平低950萬個。接受路透訪查的經濟學家此前預測,2月就業崗位數將增加18.2萬個。
 - 餐館和酒吧上月新增了28.6萬個崗位,佔整體增幅的75%。
 - 被視為衡量未來招聘指標的臨時崗位數進一步增加。
 - 醫療保健和社會援助部門就業也增加
 - 零售部門增加4.1萬個崗位。
 - 製造業增加2.1萬個。
 - 不過由於全國遭遇嚴寒,建築業就業崗位減少6.1萬個。
[3] 失業率從1月的6.3%降至6.2%
 - 這一數字仍被低估,因人們錯誤地將自己歸類為“有工作但沒上班”。若扣除這個因素,失業率將為6.7%
 - 若將已經放棄找工作的人包括進來,失業率料接近10%
[4] 勞動力參與率,2月穩定在61.4%
 - 即工作年齡人口中有工作或正在找工作的比例。
 - 大流行期間,該指標大幅下降,其中女性佔比最大。

03/07 - 在低基數、春節就地過年、海外經濟復甦的共同發力下,中國今年前兩月進出口數據表現亮眼,特別是出口增速遠超預期激增至26年新高,2月單月並創歷史最高增速;內外需的回暖令中國外貿延續高景氣,不過對後續走勢仍需謹慎。
[1] But...
 - 考慮到全球新冠疫情受控,分析人士認為,海外生產能力的逐步恢復將在一定程度擠佔中國出口份額,加之貿易保護主義、人民幣匯率波動等方面因素,中國外貿仍面臨轉型提質的現實,同時貿易順差對於中國外匯儲備的影響也需繼續保持觀察。
[2] 中國海關總署週日公佈
 - 中國1-2月以美元計價出口同比猛增60.6%,遠高於路透調查預估中值38.9%,增速為1995年1月以來最高;
 - 進口同比增長22.2%,亦高於路透調查預估中值15%;
 - 1-2月貿易順差為1,032.5億美元,路透預估中值為600億美元。
 - 2月單月以美元計價出口同比勁增154.9%,創歷史最高增速,進口增17.3%;
 - 貿易順差378.7億美元,去年同期為逆差619.4億美元。

03/10 - 巴克萊(Barclays)美國資深經濟學家Blerina Uruci相信,到了5月份,美國CPI年增率可能會大增至3.6%,比2月高一倍。

03/12 - 美國勞工部3月11日公佈,經季節調整後
[1] 截至3月6日為止當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較前週修正值(上修9,000人)減少42,000人至人712,000萬人,創下4個月來的新低,優於經濟學家平均預估的72.5萬人,因新冠肺炎新增病例下降以及經濟改善的訊號令企業減少裁員的影響。
[2] 截至3月6日當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的4週移動平均值較前週修正值減少34,000人至759,000人。
[3] 疫情期間所減少的2,236萬個工作崗位,至今只約恢復了1,289萬個,還有947萬個尚未恢復
[4] 美國2月份非農就業人口增加37.9萬人,優於預期,失業率從6.3%降至6.2%。

03/16 - 勞動部今 (16) 日公布最新減班休息 (無薪假) 統計,截至 15 日,共有 403 家、4175 人實施,單周增加近 600 人,旅行社、航空公司營運持續受邊境管制影響,運輸倉儲業無薪假再度衝破千人,達 1373 人,居各產業之冠,包含旅行社的支援服務業同步攀升至 775 人。
[1] 根據勞動部統計,本期無薪假累計達 403 家、4175 人,較上周增加 36 家、591 人。
[2] 以產業別來看,運輸及倉儲業單周激增近 3 成,達 1373 人;製造業無薪假居次,達 889 人,單周微增 65 人,其中仍以資訊電子工業最多 343 人,金屬機電與民生工業也都有超過 200 人實施。

03/17 - 美國聯準會昨(16)日公布本年2月衡量製造業、礦業及公共事業的工業生產指數下降2.2%,其中製造業減少-3.1%、礦業下滑-5.4%、公用事業成長+7.4%,產能利用率從75.5%下降至73.8%,係去(2020)年10月以來最低水準。
[1] 製造業生產係去年4月以來首次下滑,主因為美國東南部2月暴風雪造成停電,產業供應鏈中斷及運輸面臨挑戰;
[2] 汽車暨零件生產跌幅最大下降-8.3%,反映受全球晶片短缺及嚴峻天候的影響,
[3] 化學生產受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石化廠停擺下降7.1%,美國德州等地停電亦造成煉油廠生產中斷;
[4] 公共事業生產係2017年3月以來最大增長,主因為美國各地出現低溫,暖氣需求增加。

03/17 - 美國商業部昨(16)日公布,本年2月零售及食品服務銷售報告,零售銷售為5,617億美元,較前一個月下降3%,除加油站增長3.6%,食品與飲料店持平,其餘銷售類別如汽車經銷、家具與家用品及電商等均下滑。
[1] 2月通常是美國零售淡季,且美國許多地區出現零度以下嚴寒氣候,如東南部發生暴風雪影響零售銷售
[2] 惟本年2月零售銷售仍高於新冠疫情爆發前水準5,285億美元。專家表示春季氣溫回升、新冠疫情趨緩、疫苗普遍施打,以及聯邦政府新一輪紓困措施,將有助未來零售銷售,帶動美國GDP加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