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8日 星期一

3356_奇偶_安控產業速覽(2014Q2)

重點摘要(by Claire)
1. 任何產業,只要大陸開始做,就會變得很辛苦。安控產業也是個例子。
2. IP CAM的產品革命,重新洗牌了廠商的排名。沒跟上的,就落後。例如陞泰(8072)
3. 彩富(5489) 有業外收入,造成EPS, ROE增加。有興趣的要再看一下財報了解原因。
4. 安控產業的競爭力在軟體,而非硬體製造。這點後續要再研究一下國內四大廠的競爭優勢。



1. 月營業收入比較



2. 季營收比較



3. 稅後淨利比較



4. 獲利能力比較



5. EPS 與 本業EPS 比較



6. 盈餘再投資比率比較



7. ROE (綜合 vs. 本業) 比較



8. 股利政策



9. 董監事持股



10. 集保帳戶股權分散表之400張以上持股比例趨勢



11. 相關新聞

20140221_IP Cam夯,奇偶、晶睿、彩富、杭特連袂走高 (時報資訊)
全球陸續推動智慧城市,帶動安全監控產業更換潮湧現,IP Cam今年可望持續高成長,亦讓奇偶 (3356) 、晶睿 (3454) 、彩富 (5489) 及杭特 (3297) 今年業績看好,在業績可望穩定成長下,奇偶及晶睿盤中股價漲停,杭特漲幅逾6%,彩富漲幅逾3%。
隨著雲端時代來臨,全球網路通訊建置日益完善,各國開始推動智慧城市,由於安全監控為智慧城市的重要一環,也帶動IP Cam近兩年高度成長,並逐漸取代傳統類比式攝影機,成為市場主流產品,由於未來5年IP Cam仍處於高成長階段,亦讓積極佈局IP Cam的奇偶、晶睿、彩富及杭特去年業績表現不俗,今年亦可望持續成長,優於去年業績。
若就1月營收來看,奇偶1月合併營收為1.81億元,較去年12月成長4.02%,和去年同月相較則成長8.15%;晶睿1月合併營收為2.86億元,略優於去年12月,較去年同月則下滑6.19%;杭特1月合併營收為7825萬元,較去年12月成長19.7%,和去年同月相較則成長14.66%;彩富1月合併營收為1.46億元,較去年同月則成長15.19%,營收表現不俗。

20140617_低價戰火延燒 安控廠出招備戰
大陸安控廠採低價策略,搶攻全球市占,這場低價戰不但在海外打得火熱,近期也將延燒到台灣來,外傳大陸第一大安控廠海康,今年下半年就規畫來台開設分公司,安控廠包括奇偶(3356)、陞泰(8072)、晶睿(3454)都繃緊神經應戰,紛紛各出奇招。
大陸安控廠以低價策略在全球市占排名步步高升,據悉以營業額計,海康的全球市占率排名已快速躍升至二名,僅次於安迅,就連大華也躋身全球前十大。
原本在IP CAM營收占比就相對較低的陞泰,算是這波IP CAM殺價競爭潮中,受害較少的公司,陞泰指出,今年將積極開發同軸電纜供電技術(POC),讓電流可以透過類比線路傳送,使得有高清需求的用戶,得以利用原同軸網路升級為高清IP系統,藉以搶佔不想花大錢、又想升級的中間客群。
奇偶則早在去年就看到市場削價的趨勢,趕在去年規畫出Target系列平價攝影機,將產品線延伸至中小企業,力拚此新產品線出貨可以佔到IP CAM的一成。奇偶強調,Target系列產品定價雖較主流產品便宜,但毛利率並不差,此外,為搶搭雲端商機,奇偶也規畫在今年下半年推出200萬畫素的雲端攝影機(GV-CloudCam)。
至於晶睿,一方面找EMS廠合作,以提升價格優勢,另一方面則在新產品著力,提升性價比。
晶睿董事長陳文昌指出,晶睿新年度預定推出的產品包括使用H.264壓縮技術的高性價比一百萬像素寬動態網路攝影機、以及網路儲存設備等。

20140715_陸廠進逼 台安控廠嚴陣以待 (時報)
大陸安控廠相繼來台插旗!繼6月傳出大陸第一大安控廠海康下半年就將來台設立分公司後,全球第一大安控廠安迅士科技(AXIS)也跟進示警,指出可能連全球排名躋身前十大的大華,也有意來台籌設分公司,且時間都選在今年下半年,面對習打價格戰的大陸安控廠節節進逼,台灣安控廠的苦日子恐怕要來了。
靠政府金援,習於以低價搶進市場的大陸安控廠,近幾年在全球快速竄起,以營業額計,海康全球市占率排名已來到第二名,僅次安迅士,就連大華也躋身全球前十大。
有了規模經濟作後盾,大陸安控廠近期佈局全球通路的動作愈來愈積極,而臨近的亞洲市場就成為其壯大國際市場的灘頭堡,其中海康繼在韓國設立分公司後,也規畫前進台灣,「最近就連大華也傳出即將來台的消息」安迅士北亞區副總裁陸偉芃,在台灣安迅士解決方案大會上如此透露。
相準台灣市場,大陸安控廠可是有備而來,早在今年年初舉行的台北國際安全博覽會裡,大陸安控廠包括海康及大華科技就已連袂來台參展。
對於即將來襲的削價風暴,陸偉芃表示,「價格一向不是我們的競爭優勢,安迅士絕對不會為了搶單而削價。」
儘管如此,在強敵在側下,陸偉芃還是擬出了三大策略,第一個強調的自然是技術和品質,第二個則是通路,透過和軟體廠商的合作,建立「應用程式開發夥伴(ADP)」的聯盟,可以即時針對客戶的需求做出產品的調整。
至於第三個策略,則是為了更貼近市場,今年台灣安迅士也在7月破天荒的新增了業務開發經理(BDM)的職位,希望透過此新業務的開拓,可以和客戶更進一步拉近距離。
相較於台灣安控業者,來自瑞典的安迅士,旗下擁有1,600多位員工、光策略聯盟夥伴就有6萬家,要以技術勝出,確實相對有優勢,事實上,安迅士在安控技術上一直都引領風騷,以今年為例,其規畫加諸在新產品的功能包括4K、超級寬動態提供的鑑識擷取、電子震動抑止、廣角失真校正等四個功能,已幾成國內安控產業技術的規範。

大陸兩大安控巨擘比一比


安控產業的概況 - 長知識,摘錄某券商之研究報告,這篇整理的不錯,摘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