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8日 星期一

新聞筆記 20190707

重點摘要

1. 經濟數據持續下滑,企業獲利成長動能受限,全球主要央行或進行"預防性降息",或是出寬鬆貨幣政策預期,股市仍需小心謹慎。
2. 重要行事曆
07/15:S&P 500 財報季開始
07/30~31:FOMC 會議





*** 歐盟選舉結果 ***

[1] 梅克爾老了,在歐洲的影響力大不如前了。六月會議中德國強推的韋伯並沒有被其他 27 國認可,無法出任歐盟主席一職。七月份她有備而來,卻被自己本是盟主的 EPP 造反,峰會前四處救火,連續兩晝夜的密室峰會並沒有產生出歐洲的領袖。
[2] 德國人馮德萊恩被提名為歐洲聯盟委員會主席
[3] 比利時人蜜雪兒被提名歐洲會議主席,蜜雪兒是馬克隆的親密戰友。
[4] 西班牙人博雷利出任外交高級專員。
[5] 法國人拉加德被暗渡陳倉地提名為歐洲央行行長,她在維護歐洲統一利益、貨幣寬鬆、歐元穩定上,也會 whatever it takes 地照著馬克宏的意圖做。


*** 央行動態 ***

07/02 - 歐洲高峰會(European Council)2 日正式提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總裁克莉絲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擔任歐洲中央銀行( European Central Bank,ECB)下一任總裁。在締造許多「第一」紀錄之後,她又再度打破國際金融界的玻璃天花板。
[1] 她曾擔任美國大型全球律師事務所 Baker and McKenzie 的首任女性所長。2007 年時任法國總統薩科吉(Nicolas Sarkozy )任命她為法國首位女性經濟部長。她之後又擔任七國集團(Group of Seven,G7)的首位女性財政部長,接著又成為首位執掌 IMF 的女性。
[2] 現年 63 歲的 Lagarde 於 2011 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執掌 IMF,因帶領總部位於華盛頓的 IMF 成功處理動盪的經濟海域問題而受到讚譽,包括希臘經濟崩潰的處理。
[3] 她不是經濟學家,這意味著她將再度締造另一個「第一」:第一位沒有領導過國家央行的歐洲央行總裁。這可能使她成為被批評的對象,尤其如果在英國脫歐和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之際,歐洲經濟放緩的管理出現問題。
[4]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表示:「之所以選擇她,是因為她在 IMF 擔任無可爭議的領導角色,我認為誰能做到這點,誰就能領導歐洲央行。」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指出:「她具備擔任歐洲央行總裁的素質與能力,她在市場信譽卓著。」
[5] 投資者可能會認為,身為經驗豐富的危機鬥士,Lagarde 將與 Draghi 一樣喜歡激進和創新的貨幣政策,尤其是她的任命意味著德國央行(Bundesbank)更鷹派的總裁 Jens Weidmann 將被排除在外。
[6] 金融市場已預計到 9 月歐洲央行將降息,這與 Bloomberg Economics 及高盛集團的歐洲央行觀察家的預測一致。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表示,選擇 Lagarde 增強了他們的信心,也就是歐洲央行最終將恢復購買債券。

07/02 - 澳洲央行週二 (2 日) 宣布,再調降利率 25 基點,至歷史低點 1%,以遏制失業率上升和經濟放緩這兩大問題,此一調整符合市場預期。這是央行繼上個月 3 年來首度降息之後,連續第 2 個月降息,也是自 2012 年以來的首次二連降紀錄。

07/05 - 俄羅斯央行總裁 Elvira Nabiullina 週四 (4 日) 表示,俄羅斯央行考慮在 7 月的理事會會議上降息,而且不排除一次下調 50 個基點。

07/05 - 六月份美國增加就業 22 萬 4000 人,遠超過分析師預測的 16 萬人,債市經歷了今年一月以來最大的拋售,兩年期國債利率跳升 10.8 點至 1.87%,十年期跳升 8.6 點至 2.04%。
[1] 資料公佈前,利率期貨價格顯示有 25% 的機會 Fed 利率會上升兩碼 50 點。資料公佈之後這個概率跌到 1.5%
[2] 美國就業資料甚至影響了許多其他國家的金融價格,德國十年期利率在週五也反彈 3.4 點。就業資料的華麗登台,觸發了美元匯率的強力反轉,美元對歐元錄得 1.1226,美元指數沖上 97.17,黃金價格慘跌。儘管美伊在波斯灣劍拔弩張,一周下來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起落有限。

07/05 - 安聯首席經濟顧問 Mohamed El-Erian 週五表示,市場預期的 Fed 今年降息次數太多了。
[1]「市場基調跑太遠了,遠到有今年 7 月降息 50 個基點的說法,以及今年年底前降息 3 次的說法。我們今年 7 月只會降息 1 次,或者可能 2 次,但最多就這樣了。」
[2] 「我認為這個月會降息 25 個基點,我會把它當成是個『降息保險』,事實上經濟沒有陷入困境。今日的就業報告事實上是很棒的經濟消息,對長期的市場來看也是好消息。」

07/05 - 中央銀行今 (5) 日公布 6 月外匯存底,餘額達 4669.99 億美元,月增 25.35 億美元,重返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坦言,6 月外匯存底增加,其中原因之一在於資金鉅額匯入,為免新台幣大幅升值,因此進場買匯,使外匯存底增加。
5 月初美中貿易戰升溫,外資大舉撤離台股,新台幣單月重貶 7.07 角,為避免新台幣貶幅過大,央行罕見在 5 月發布新聞稿,開誠布公言明,為避免新台幣大幅貶值,因而動用外匯存底進場賣匯,導致外匯存底縮水,終結連續 6 個月連續創下歷史新高的紀錄,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07/05 - 國際貨幣基金(IMF)主席職位的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獲提名為歐洲央行新總裁;《華爾街日報》評論指出,拉加德被提名,顯示歐央總裁的角色可能會更政治化,威脅到央行的獨立性,市場現在有理由為此歡呼,但也許遲早會感到後悔。
[1] 拉加德過去常讚美歐央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的作法,因此當她面對歐元區經濟放緩的局面時,很有可能推出另一波大規模的刺激政策來應對
[2] 《華爾街日報》評論指出,提名拉加德證實了1件事,那就是全球央行正逐漸擺脫過去引以為傲的狀態,也就是作為1個不涉政治、充滿技術官僚和學者的機構拉加德過去是1名律師,沒有正統的經濟學教育背景,若接任將是首位這類經歷的歐央總裁,這點和美國一樣,鲍爾也是40年來第1位非經濟學者背景的Fed主席
[3] 評論指出,拉加德與歐央副總裁戴金多斯(Luis de Guindos)一樣,本質上都是眾所矚目的政治家;許多分析師預估,相較於設計貨幣政策怎麼操作,2人將在歐洲複雜的政治機制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例如推動歐盟的結構性改革,或者推動北歐各政府進一步放鬆財政政策。

07/07 - 瑞士信貸私人銀行大中華區副董事長陶冬認為,勞工市場的榮景和貿易會談的握手,正在改變美國貨幣當局的風險矩陣,決策者有更多的理由冷靜觀察,不急於出手。如果沒有突發性利空消息,Fed 在未來六個月最多降息兩次,一次的機會更大,之後進入觀望期,明年靜待資料新趨勢。






*** 貿易糾紛 ***

06/29 - 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六於 20 國集團 (G20) 峰會上會晤,[a] 雙方決定恢復貿易談判,[b] 美方無限期暫停對 3000 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且[c] 美國企業可出售「無重大國安問題的設備」給華為
[1] 川普宣稱,中國承諾購買大量美國農產品;不過,中國官方媒體報導,並未提及「承諾購買大量美國農產品」一事,僅強調,川普希望中國能從美國增加進口。
[2]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並未承諾,將華為從貿易黑名單中移除;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 (Larry Kudlow) 亦表示,川普並沒有「大赦」華為,中國仍須解決先前導致貿易談判觸礁的問題,至於貿易談判得耗時多久才能達陣,還無法預測

07/02 - 川普政府的關稅大刀又砍向歐盟,為報復歐盟補貼空中巴士,對美國貿易造成的傷害,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 (USTR) 提出 89 項稅目的追加關稅清單,規模約 40 億美元;對此,歐盟今 (2) 日表示,願意與美方談判。

07/03 - 美國總統川普於推特發文,指控中國、歐洲大玩貨幣操縱遊戲;對此,分析師認為,歐元兌美元走貶,恐促使川普對歐洲啟動懲罰性關稅,尤其是汽車產業

07/04 - 美國總統川普先前宣稱,將鬆綁華為禁令,但美國商務部電子郵件內容卻顯示,華為仍在實體黑名單上;對此,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今 (4) 日呼籲,美方應落實承諾,停止對中國企業的打壓。
美國商務部指出,美國企業出口產品給華為的申請案,仍是以「拒絕推定」(presumption of denial) 原則來處理,獲得許可的機率極低

07/04 - 據《彭博》報導,美國司法部週三 (3 日) 要求德州一名聯邦法官,應拒絕華為 3 月對政府所提出的違反憲法訴訟。
[1] 華為在 3 月份提告,認為美國禁止聯邦機構採購華為產品,違反了美國憲法。
[2] 在本次提交德州的訴訟案中,華為主張,2019 年國防授權法中禁止聯邦機構購買華為設備,以及美國國會去年通過的法律,也禁止聯邦承包商使用華為設備,這是濫用權力,在未經聽證會或審判,就實施的制裁,違背了美國憲法中,禁止立法機關對個體進行處罰的規定。
[3] 美國政府表示,禁止購買華為並非立法處罰,而是防範中國在這些機構的網路中,取得戰略性立足點。

07/05 - 中國繼續強調,美國取消對中國商品加徵的全部關稅是達成貿易協議的一個條件。
[1] 「如果雙方能夠達成協議,加徵的關稅必須全部取消,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週四表示。 「中方對此的態度是明確的、一貫的。 」
[2] 根據《經濟日報》以筆名創建的微信帳號「陶然筆記」的評論文章,取消全部加徵關稅是「重中之重」 ,在貿易磋商中,中方的這個立場不會有任何改變。
[3] 一些美國官員堅持,即使在達成協議後也要保留部分關稅,以此確保協議的執行。
[4] 5 月份談判破裂時,中國提出了在貿易協議中必須得到解決的三個核心關切。除了取消全部加徵關稅外,還有貿易採購數字要符合實際,以及改善文本平衡性

07/05 - 昨 (4) 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目前中國政府正依照既定的節奏,進行「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的相關程序,有關規定將於近期公布。
[1] 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是中國政府依照「對外貿易法」、「反壟斷法」、「國家安全」等相關法規,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而這個制度將分為 4 個面向,分別是:
 - 該實體是否存在針對中國實體實施封鎖、斷供或其他歧視性措施的行為。
 - 該實體行為是否基於非商業目的,違背市場規則和契約精神。
 - 該實體行為是否對中國企業或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損害。
 - 該實體行為是否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或潛在威脅。
[2]  外資企業關心的另一個重點 -「外商投資法」,高峰指出相關的配套措施和法律修訂都在持續進行。目前正就配套法規向業界,特別是外商投資企業,徵求意見,並將合理的建議納入立法規範中。
[3] 此外,針對中美貿易談判進展,高峰表示目前雙方經貿團隊一直持續在溝通。不過,中國始終認為,單邊加徵關稅的做法損人害己,最終傷害的會是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也為全球經濟帶來不確定性,甚至造成衰退性影響。
[4] 同時,他進一步指稱美國對中國輸美商品單方面加徵關稅是中美經貿摩擦的起點,如果雙方能夠達成協議,現行加徵的關稅必須全部取消

07/05 - 美國與印度持續出現貿易摩擦,美政府在去年 3 月份向印度施加進口鋼鋁關稅,在今年 6 月份又終止印度的關稅優惠,導致紛爭逐漸擴大。
[1] 印度政府也因此對美國 28 種商品徵收關稅,包含蘋果、杏仁、扁豆、部分化學品等。美國蘋果甚至將被徵收高達 70% 關稅。
[2] 對此,美政府在週四 (4 日) 向世界貿易組織 (WTO) 提出申訴,表示印度的報復性關稅已經違反了 WTO 的規範。(???)
[3] 美政府在週四向 WTO 提出正式的申訴,聲稱印度政府在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間發布的一系列額外關稅施加與 WTO 的關稅和貿易協定的法規不一致。與其他 WTO 成員國相比,明顯不公平地歧視美國,讓美國商品無法與其他國家商品進行公平的市場競爭。(???,那美國隊中國課徵的關稅,又是什麼???)
[4] 儘管印度政府反駁認為關稅加徵符合 WTO 的防衛措施協定 (Agreement on Safeguards),但美政府認為,關稅並不是一項防衛措施。

07/05 - 兩大經濟體的貿易戰卻重塑東南亞的產業鏈,東南亞國家意外成為跨國企業轉移出中國生產地的第二順位。
[1] 馬來西亞、越南和泰國因為中國的轉單效應,迎來亮眼的貿易順差。
[2] 貿易戰也意外重塑馬來西亞的產業鏈,其中以機電相關產業為重,當地一間日本銀行高層表示,為了避開美國的關稅制裁,許多跨國企業紛紛將生產地移出中國,加上中國經濟受貿易戰拖累,緩解占馬來西亞三分之一的機電相關產業的成長。
[3] 5 月份泰國電腦相關零件出貨量強勁,對美國的出口增長了 7.8%,達到 26.2 億美元。
[4] 新加坡對美國的出口額持續增長了四個月,與大幅下滑 2 位數的中國出口額形成對比。
[5] 先前日本瑞穗綜合研究所調查顯示,中美貿易戰中,越南成為貿易出口替代的最大受惠國,其淨出口增長為 7.1%。該研究所預測,馬來西亞和泰國的淨出口成長率將超過 1%。



*** 美國 ***

07/05 - 全球股市大漲 幾乎只靠77支大型股帶動
[1] 法國興業銀行 (Société Générale) 量化研究主管 Andrew Lapthorne 在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在 MSCI 全球指數的近 1700 名成份股中,「市值超過 1000 億美元的超大集團正在繼續上揚,而那些低於 50 億美元市值範圍的企業仍在努力彌補去年的損失。」
[2] Lapthorne說,「最具指標性的數字在於這些 1000 億美元企業雖僅有 77 家,卻佔全球市值的 27%,」他補充說,而市值不到 10 億美元的企業超過 11000 家,這些成份股的中型企業今年以來其市值已下跌近 10%
[3] Lapthorne 寫道:「這就是問題所在,我們越來越關注全球一小部分企業所佔的一些大型股指數,這讓投資人留下了錯誤的印象。」「其實企業經營得很辛苦!」


07/06 - 距第 2 季財報季非正式開始不到 2 週,初步報告顯示前景不斷惡化。
[1] 標準普爾 500 指數綜合每股獲利 (EPS) 的同比成長預測,涵蓋已公佈的業績和分析師對即將公佈的業績的平均預測,截至週五 (5 日) 為 -2.67%,根據 FactSet 提供的數據,11 個類股中有 6 個估計會下降。
[2] 505 家標準普爾 500 指數成份股公司中已公佈業績的 21 家 (或 4.2%),實際報告的每股獲利同比下降 14.18%。
[3] 加上負面展望,有 114 家標準普爾 500 指數企業在第 2 季結束時發布了 EPS 展望,其中 88 家 (佔總數的 77%) 提供的展望低於分析師的平均預期
[4] 遠高於示警獲利不足的 5 年平均值 74 家企業,也是 FactSet 自 2006 年開始追踪數據以來的第二高平均水平。發布獲利預警家數最多唯一的一次是在 2016 年第 1 季,當時有 92 家公司警告獲利不足。FactSet 表示,當季整體每股獲利下跌 6.58%。
[5] 財報季將於 7 月 15 日星期一開始,5 家標準普爾 500 指數企業計劃公布業績。



*** 歐洲 ***

07/05 - 德意志銀行 (DB-US) 全美裁員範圍可能超越股票和利率衍生商品交易,先前這 2 大業務一直被當作主要裁員目標。



*** 中國 ***

07/02 - 截至今年 5 月,中國汽車銷售量已連續 12 個月呈現衰退;不過,據《彭博社》報導,中國商務部官員今 (2) 日透露,6 月汽車銷售,已「明顯回升」,但未提供具體數據。
[1] 中國商務部週二舉行「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記者會,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副司長王斌表示,北京當局一系列政策措施,已發揮作用,消費市場呈現平穩態勢。王斌坦言,今年 1 至 5 月,整體消費市場處於回落態勢,汽車零售回落相對較多,但在一系列政策措施拉抬下,「6 月份各地市場反應,汽車的銷售明顯回升。」
[2] 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 15 個省市,自今年 7 月起,正式推行排放標準更嚴格的「國六標準」;中國「乘用車市場訊息聯席會」在發布 5 月汽車銷售量統計時指出,受此狀況影響,6 月車市,將處於調整期。「乘用車市場訊息聯席會」當時預估,目前部分車型尚未推出國六產品,將形成個別地區的短期斷銷問題,影響 6 月的產銷節奏,也會對 7、8 月的市場競爭格局產生影響。

07/02 - 中國總理李克強在 2019 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對全球化的未來抱持樂觀態度,同時中國政府會不斷擴大與深化對外的開放政策,並在開放過程中會更加嚴格地保護智慧財產權。
[1] 李克強在論壇宣布,原本規定於 2021 年取消證券期貨壽險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提前到 2020 年實施
[2] 同時擴大債券市場雙向開放,在這一過程中會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水準上的穩定,不會搞惡性貶值
[3] 在製造業領域方面,中國已實現汽車產業放寬外資股比例,鼓勵外資參加製造業領域發展等。此外,2020 年增值電信、交通運輸等產業要減少外資持股比例限制

07/05 -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中國有關部門上月向地方政府發出的號召下,中國一座城市正在籌備購車補貼政策,以提振不斷下滑的市場需求。因計畫尚未公開而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稱,湖南省長沙市計畫向居民提供購車補貼,凡是購買在長沙生產且在長沙上牌的新車,最高可享受兩萬元人民幣(2,910 美元)的補貼。



*** 台灣 ***

06/29 - 《華爾街日報》 (WSJ) 週五 (28 日) 引述消息人士報導,隨著美中貿易戰升溫,蘋果唯一百分百美國製造的 Mac Pro 也正轉向中國製造,目前由台灣廣達電腦 (2382-TW) 代工,於上海一家工廠擴大生產中。此次新 Mac Pro「搬家」首選中國,主要考量到多家蘋果供應商接近上海,可以有效地節省零組件發貨成本

07/01 - 集邦 (TrendForce) 光電研究 (WitsView) 今 (1) 日表示,雙方談判還在進行中,且終端市場需求仍保守,點名面板雙虎友達(2409-TW)、群創(3481-TW),下半年恐將持續受面板價格推累,影響營運表現。
[1] 集邦表示,面板產業受市場需求疲弱、產業競爭影響,導致面板價格持續下跌、加上美中貿易戰衝突仍未明朗,恐使面板廠下半年旺季不旺,連帶面板價格跌破現金成本,營運壓力升高,面臨減產抉擇。
[2] 以第 2 季面板價格狀況來看,集邦表示,筆記型電腦需求量最大的 14 吋和 15.6 吋等主流尺寸報價已經接近現金成本價,而 18.5 吋、19.5 吋、21.5 吋等小尺寸液晶監視器面板也呈現無獲利的狀況,雖然部分電視面板尺寸的價格漲勢支撐了 2 個月,但 6 月又開始持續跌價,若面板價格跌破現金成本,將迫使面板廠選擇減產因應。
[3] 集邦表示,受到中國面板廠快速擴產,未來面板供過於求將成為常態,而有別於中國面板廠有政府補貼挹注、韓國面板廠有自家品牌維持需求,台灣面板廠相較之下顯得弱勢,雖然友達與群創積極布局新品,包括友達搶攻 8K 電視面板、電競 IT 面板,群創則是積極開發 Mini LED 背光以及 Dual Cell 等亮度和對比度提升的產品,但營運關鍵還是在獲利能力。

07/01 - 太陽能廠益通 (3452-TW) 今 (1) 日公告,通報大量解僱計畫書,益通表示,由於太陽能電池產品價格急遽下跌,難以回復有效產能利用率,導致營運持續虧損。
[1] 益通表示,太陽能市場自 2012 年起,持續受貿易壁壘影響, 2018 年接連歷經美國 201 、 301 條款、中國 531 新政、印度防衛性關稅、歐盟 MIP 結束等變動,從最上游供應鏈到最下游系統端,都呈現極不穩定狀態,致使 2018 年價格陷入大幅滑落的困境,中國政府大力支持太陽能產業,也使台灣太陽能電池價格飽受威脅。

07/01 - 大同 (2371-TW) 旗下太陽能矽晶圓廠綠能,今 (1) 日發生存款不足退票事件,綠能財務長熊穉麟晚間出面表示,因換票方式遞延票據債務,目前已積極與供應商協商當中,大同財務長彭文傑則指出,公司每月已認列綠能營運損益,因此此次無須認列。

07/02 -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 (2) 日公布 5 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為 9.12 分,較上月減少 0.6 分,連亮第 7 顆藍燈,從各產業燈號消長來看,藍燈比重高達 84%,即超過 8 成的廠商亮藍燈,台經院指出,此顯示 5 月美中貿易談判突生變數,加深經貿不確定性風險因素。

07/02 - 台中市府限制台中火力發電廠生煤使用量,並要求空汙季期間中火只能使用 5 部機組發電,台電表示,此舉恐衝擊全國電力穩定及影響經濟民生。
[1] 台中火力發電廠 10 部機組操作許可證從 7 月起陸續申請展延,中市環保局表示,將透過展延審查,核定中火生煤使用量全年上限 1104 萬噸,規劃按空汙季核配用量,也要求中火在空汙季(每年 10 月至隔年 4 月)減少 5 部機組發電
[2] 根據台電統計, 2018 年全台共使用 2191 億度電,成長約 0.92% 。以六都用電量觀察,高雄市去年用掉 309 億 5480 萬度電,位居六都之冠,年增約 0.4% 。第 2 名則為台中市,共使用 308 億 4303 萬度電,年增率高達 5.2% 。

07/02 - 金管會今 (2) 日表示,為強化保險業的公司治理,並提升董事會的專業度及穩定度,修法要求明 (2020) 年起,資產規模在新台幣 1 兆元以上的保險公司要提高專業董事人數,達到此規模門檻的保險公司目前有 8 家,其中有 6 家需要提高董事人數。

07/02 - 老牌貿易商潤寅實業爆出詐貸案,傳出有 13 家銀行踩雷,金管會今 (2) 日統計,潤寅對 13 銀行的授信餘額曝險合計 79.71 億元,其中大多無擔保品,有擔保品僅 9.11 億元。

07/02 - 蘋果西打生產廠商大西洋飲料 (1213-TW) 爆財報風波,近日更傳出供貨不穩、恐暫停持續供貨等訊息,對此,大飲今 (2) 日發布重大訊息,駁斥此為不實消息,是依照產量配合各大通路所需,彈性調整配貨量。

07/03 - 立法院臨時會今 (3) 日完成「境外資金匯回專法」法案三讀,拍板資金匯回專戶優惠稅率。
[1] 值得注意的是,為避免資金趁勢炒作不動產,專法條例設下三道關卡防堵炒房,包括:禁止投資不動產、禁止投資 REITs、企業購置自用不動產須持有一段時間才能出售。至於持有年限多久,則需由經濟部擬訂子法規範。
[2] 此外,本次專法同時綁定 CFC(我國營利事業受控外國企業) 條款,將在專法實施屆滿後一年內上路,至於專法實施上路時間則需報請行政院核准,由於專法三讀通過後,還需等相關財政部、經濟部與金管會子法出爐後,一併報呈行政院核定後才會上路,預估最快第 4 季就能上路

07/03 - 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表示,今年台股下半年有「兩好兩壞」,分別為台商回流、政策作多激勵內需等「兩好」,但是慎防景氣下滑出口衰退、外資持續賣超等「兩壞」,預期加權指數區間為 9400 點 - 11000 點,低點仍有跌破萬點壓力。

07/03 - 台塑四寶除息秀,今 (3) 日輪到最後一棒南亞 (1303-TW),每股配 5 元現金股利,除息參考價為 73.3 元,惟今年以來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市場需求疲弱,使南亞今日盤中一度下跌 1.77%,來到 72 元,面臨貼息。由於美中貿易戰造成市場需求疲弱,四寶對下半年展望均保守看待,認為市場變數仍多,台塑四寶除息行情也因此失靈。

07/05 - 高雄地標 85 大樓內的君鴻酒店今 (5) 日傳出歇業消息
[1] 君鴻表示,由於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對君鴻國際酒店主要財產執行法拍程序的動作「急如律令」,臨時又訂 7 月 8 日要將拍賣款項實行分配
[2] 君鴻酒店強調,自從向債權銀行辦理貸款以來,一直都是正常繳息,決定歇業解散前,也未積欠工資,一切經營正常,卻遭到銀行突然片面終止合約,導致酒店莫名其妙被拍賣,加上法院未作公正判決,高雄地院執行拍賣速度又出奇的快,致使君鴻不得不宣告歇業解散。
[3] 君鴻酒店前身為高雄金典酒店,因前經營者幸福人壽董事長鄧文聰積欠債務而被法拍,歷經兩次流拍,日前才由海霸王第二代經營者掛名負責人的凱德唐公司以 54.4 億元標下

07/05 - 台石英元件龍頭晶技 (3042-TW) 6 月營收不受客戶季底庫存盤點影響,今 (5) 日公布 6 月營收以 6.89 億元,改寫今年新高,月增 6%,目前晶技接單能見度提高為 2 個月,第 3 季營收樂觀看待,預期將較第 2 季成長。
[1] 晶技 5 月營收、獲利雙創今年新高,主要在出貨結構及稼動率提升,此外,新台幣匯率走貶也有助益;
[2] 晶技主管指出,6 月起出貨開始走旺,第 3 季可望維持今年營收高檔水準,今年第 1 季營運將是全年谷底,業績可望逐季攀高。

07/05 - 巧新 (1563-TW) F 廠遭雲林縣政府依空氣汙染防制法裁罰新台幣 10 萬元,並停止該製程操作,巧新今 (5) 日公告表示,尚有他廠可替補,對財務、營運無重大影響,也將加速取得 F 廠 M02 製程的操作許可證,待檢測報告合格取得操作許可後,即可復工。
[1] 巧新 F 廠 M02 製程申請操作許可證進程,已在 6 月 24 日取得雲林縣政府試車許可,待試車檢測報告合格,取得操作許可後,即可復工。
[2] 巧新主攻鍛造輪圈市場勞斯萊斯、BMW、BENZ、法拉利、保持捷等全球頂級車廠,都是長期重要合作夥伴。

07/06 - 長榮航空 (2618-TW) 與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 (桃空職工) 於今 (6) 日達成協議,並簽下團體協約,預計可在 7 月底前陸續恢復正常營運,8 月也會視組員調度和旅客需求做部分航班調整;團協中共達成 8 項協議,其中規定工會 3 年不能罷工

07/06 - 6 月 27 日,金管會公布了一項全新法則,那就是「系統性重要銀行」名單,總共有五家銀行上榜,包括中國信託、國泰世華、台北富邦、兆豐銀行和合作金庫
[1] 這次金管會公布的名單中,除了中國信託之外,其他四家都在資本適足上略有不足,因此如果要繼續留在「榜上」,都有即刻增資的壓力,即使是中國信託,也只是剛好掠過,只要再衝刺一下業務,可能馬上也要增資。



*** 日本 ***

07/03 -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週三 (3 日) 的討論會上表示,消費稅在 2019 年 10 月由原本的 8% 上調到 10% 之後,將不會作出進一步的調升。安倍說道「安倍政權完全沒有繼續調漲消費稅的打算」。



*** 韓國 ***

07/01 - 南韓海關週一 (1 日) 公布南韓 6 月貿易初步數據顯示,出口較去年同期衰減 13.5%,創下自 2016 年 1 月以來最大跌幅,受到美中貿易戰波及,連續七月走下坡。根據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彙編的數據,6 月份出口貿易出貨量為 441.8 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 510 億美元,創下自 2015 年 1 月至 2016 年 7 月的 19 個月跌幅以來最低紀錄。

07/05 - 南韓晶片大廠三星電子週五 (5 日) 表示,受到全球記憶體晶片價格下跌與需求疲軟影響,公司截至 6 月為止的第二財季,獲利達 6.5 兆韓元 (約 55 億美元),略高於分析師預期的 6 兆韓元,較去年同期下跌了 56% 以上,近乎一半以上。
[1] 手機和商用伺服器內部的記憶體晶片,是三星的主要獲利來源,市場分析今年半導體產業產能過剩,需求下滑,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和 NAND(儲存型快閃記憶體) 供給持續增加,壓制晶片價格。



*** 金融市場 - 債市 ***

07/05 - 全球多數主要經濟體的公債殖利率過去幾天一直盤旋在史上低點,顯示投資者謹慎提防即將到來的經濟衰退。
[1] 法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下降至 -0.12%。
[2] 比利時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首次跌破 0,進入負面領域。
[3] 義大利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下降至 1.67%,觸及 14 個月低點。
[4] 被視為歐洲最安全公債的 10 年期德債, 與歐洲央行存款利率之間的利差也愈來愈小,周四 (4 日) 德債殖利率首度跌破歐洲央行存款利率。本周以來,10 年期德債殖利率下跌 8 個基點,周四更跌至 -0.41%,低於歐洲央行存款利率 -0.40%。
[5] 全球的負利率公債金額已來到 13 兆美元新高,除了德國 2 年、5 年、10 年期公債之外,比利時 10 年期公債、荷蘭 10 年期公債等,殖利率都已落至負利率區間。法國也以負利率標售總計 100 億歐元的 10 年期、15 年期公債,西班牙則以負利率標售了 35 億歐元的公債。



*** 原物料市場 - 原油 ***

06/29 - 據《彭博》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丁 (Vladimir Putin) 週六 (29 日) 表示,他已經與沙烏地阿拉伯王儲薩勒曼 (Mohammed bin Salman) 達成共識,再延長目前的 OPEC + 協議 6-9 個月,至少今年下半年都會繼續減產。

07/01 - 《彭博社》引述伊朗學生通訊社 (ISNA) 報導,稱該國外交部長 Mohammad Javad Zarif 表示,伊朗目前的濃縮鈾存量,已超過核協議規定的 300 公斤上限。
[1] 德黑蘭當局早在 6 月 17 日便預告,濃縮鈾庫存將在 10 天內,超出核協議規定上限。
[2] 美國總統川普上週下令,對伊朗最高領導人哈米尼 (Ayatollah Ali Khamenei) 及 8 名高階軍事將領,實施財務制裁,並稱此舉將使哈米尼無法獲得資金來源。
[3] 川普強調,絕對不能讓伊朗擁有核武,「伊朗最高領導人,應對該國的敵對行為,負起最高責任。」
[4] 上週五,美國伊朗事務特別代表 Brian Hook 示警,美國將對向伊朗購油的國家,祭出制裁,且沒有任何豁免機制

07/01 - 根據《彭博社》報導,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國 (OPEC+)今、明兩日於維也納召開會議,在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伊朗等主要成員國皆表支持的情況下,減產協議可望延長至 2020 年;今 (1) 日國際油價走揚,漲幅直逼 3%。
[1] 大宗商品對沖基金 Philipp Oil 創辦人 Andrew Dodson 說,市場對延長減產協議感到興奮,但 OPEC 似乎越來越擔心需求減少。
[2] 為避免美國頁岩油產量飆升,導致油價下滑,自 2017 年以來,OPEC + 便持續採取減產措施,而美中貿易戰對全球經濟、原油需求的衝擊,讓 OPEC + 在平衡油市供需一事上,面臨更多挑戰。

07/04 - 外媒引述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 (IRNA) 報導,稱該國情報部長 Mahmoud Alavi 表示,只有在美國解除制裁,且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 (Ayatollah Ali Khamenei) 批准的情況下,伊朗才會和美國進行談判。




*** 經濟數據 ***

06/28 - 6月28日發布的2019年6月MNI芝加哥企業調查指數(MNI Chicago Business Barometer)自5月的54.2點降至49.7點、創2017年1月以來首度低於50點的紀錄。MNI芝加哥企業調查指數是一項綜合擴散指標、用來預測GDP的變化。

07/01 - IHS Markit 數據顯示,亞洲地區 6 月 PMI 指數中,日本、南韓、馬來西亞以及台灣皆落至榮枯值以下。其中,南韓 PMI 降至 4 個月新低來到 47.5,台灣 PMI 則創下 2011 年 11 月以來最低紀錄,來到 45.5,而中國官方 PMI 以及財新 PMI 與上個月相比皆下滑。

07/01 - 今(1)日財新網公布中國 6 月份財新製造業 PMI 達 49.4,創 4 個月新低,預期 50.1,前值 50.2。這是中國製造業時隔三個月後,再度跌落至衰退區間,顯示在內外需求雙雙下滑下,中國製造業整體景氣陷入困境。

07/03 - 財新公布 6 月份中國服務業 PMI 為 52,比 5 月份下滑 0.7 個百分點,創下今年 3 月以來新低。
[1] 之前公布的 6 月份財新中國製造業 PMI 下降至 49.4,兩大產業 PMI 均下滑,拖累 6 月份財新中國綜合 PMI 為 50.6,較 5 月份下滑 0.9 個百分點,創下 8 個月新低。

07/03 - IHS Markit 今 (3) 日公布 6 月歐元區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終值,數值為 52.2,高於 5 月的 51.8。
[1] 7 月 1 日公布的歐元區 6 月製造業 PMI 終值,則從 5 月的 47.7,降至 47.6,連續第 5 個月處於榮枯值 (50) 之下
[2] 服務業 PMI 從 5 月的 52.9,升至 53.6。

07/03 - ADP Research Institute 7月3日公佈,2019年6月美國民間新增就業人數(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報10.2萬、遜於市場預期的14.0萬;2019年5月增額自2.7萬上修至4.1萬。
[1] 就公司規模而言,大型、中型企業6月份新增就業人數分別為6.5萬、6.0萬;小型企業就業人數減少2.3萬。在小型企業當中、職員人數介於1-19人企業裁員3.7萬人
[2] ADP統計顯示,2019年6月物品生產業(Goods-producing)就業人數減少1.5萬人。其中,天然資源/礦業、營建業各裁員4,000人、18,000人,製造業增聘7,000人。

07/05 - 德國經濟部今 (5) 日公布 5 月份工廠訂單數據,受貿易緊張情勢影響,該月工廠訂單下滑 2.2%,跌幅遠大於預期,經濟陷入衰退的跡象,更加明顯,降息預期也隨之升溫。

07/06 - 6 月份非農就業人數增加 22.4 萬人,遠高於市場分析師預期的 16.2 萬人,不是達到今年以來最佳表現嗎?不過 4 月和 5 月份就業人數,是再度遭到下修 1.1 萬人。
[1] 統計今年上半年增加了 100 多萬就業機會,平均每個月增加人數在 17.2 萬人左右。其中第 2 季的平均新增就業人數為 17.1 萬人,稍稍低於第 1 季的平均 17.4 萬人。因此,在這樣的基礎來看,可以看出第二季整體的就業步調是略為放緩,若以這樣的速度估算下半年的就業增幅,則今年整體就業成長率與去年相比,成長幅度大約落在 1.4%。
[2] 相比之下,去年上半年同期平均每月的新增就業人數在 23.5 萬人。去年全年的就業增長年增率約為 1.8%。
[3] 整體來說,整個就業市場成長步伐是在穩步放緩之中
[4] 兼任多份工作人數攀至新高
 - 家計部門調查中,兼職多份職務的就業人口,大增了 30.1 萬人,創下 2018 年 7 月以來的最大增幅。
 - 整體兼職人數達到了 815.6 萬人,不僅超越了 2008 年金融海嘯時期的水準,創下紀錄新高。
[5] 25 歲至 54 歲的青壯年「主力型」的就業人口 (Prime Age) 就業比率卻停滯多月
 - 6 月份主力勞動人口的就業比率維持在接近 80%,仍低於金融海嘯前 2007 年的循環高點,也低於 1999 至 2000 年的 81.5%。
 - 此比例在近幾個月未見提高的情勢下,顯示就業市場雖然穩定,但成長可能已經出現停滯
[6] 整體來說,好消息是,就業市場並未惡化壞消息是,它似乎已經停止更多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