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日 星期日

2208 台船 法說摘要 20171106

重點摘要
1. 2017Q3大虧,淨值從Q2淨值還有16.38元,2016Q3變成9.94元。前三季大虧原因 (摘自新聞),其中有些因為新會計準則而預列的虧損,可能得另外花時間了解一下。
[1] 國際造船市場船舶造價偏低,上半年也有15億美元匯兌損
[2] 其餘主要是工期延誤損失,加上新會計準則要求要預列可能虧損,都加大了損失金額。
[3] 去年9月公司建造中的「風明輪」因莫蘭蒂颱風漂到陽明海運的高明貨櫃碼頭,撞毀橋式機
[4] 加上海運市場不景氣,船東要求延後交船時間,還有希臘船東撤單事件,都讓公司發生損失。
[5] 第三季因接了中鋼運通兩艘散裝船,根據新財會準則預列約5億元可能損失,也使得第三季虧損加大。
2. 台船在法說中認為,2018年起造船需求將逐漸攀升
3. 董事會決議通過財務改善計畫,將辦理減資,彌補虧損43.06億元,減資比例57.91%。除了減資,台船同時以私募普通股的方式,辦理現金增資最高2億股,預計12月21日提報股東臨時會並在通過後執行。



1. 過去文章彙整

2208_台船_年報102年_1公司治理 [Link]

2208_台船_年報102年_2營運概況a [Link]

2208_台船_年報102年_2營運概況b [Link]

2208_台船_年報102年_3財報附註 [Link]

哇,從2009年10月至今,做多勝率只有25%,做空的勝率超過80%。當然,造船業的空頭也是從那時候開始。



2. 公司法說摘要

[1] 公司簡介

(1) 高雄船塢 - 在海軍服役時,正好遇上軍艦要去旗津維修,駛入船塢的過程有些驚險,當時的寬度應該沒有 92 M 這麼寬,還撞了一下,被艦長海飆了一頓。

上圖紅圈是水退之後,用來支撐船的塢墩,讓船的龍骨停在上面。當時從下面往上看船的時候,十分壯觀,一方面覺得軍艦怎麼保持平衡不會倒,一方面拿長柄刷去刷艦底的寄生物 (海蠣子)。最讓我驚訝的是,在船塢的二十多天,一百多號人還是住在艦上。啊,離題了。[Link - 船進船塢的過程]

(2) 建造實績 - 貨櫃、散裝是大宗,也肩負國艦國造的任務


[2] 財務狀況 - 嚴重

 - 前3季淨損新台幣47.95億元,是2001年以來最大虧損
 - 2016Q2淨值還有16.38元,2016Q3變成9.94元 
 - 近年以商船為主

[3] 願景 - 值得留意的是離岸風電,至於海洋事業與顧問服務,沒有進一步說明



[4] 商船商機  - ABS預期2018年起造船需求將逐漸攀升,喔,真是個好消息?


 - 貨櫃艙位供需漸趨平衡



[5] 海軍建軍願景
 - 22年,12項計畫,4700億。慶富獵雷艦不知是哪一個
 - 海巡署10年造艦計畫,426億,141艘
 - 潛艦國造


[6] 風電

 - 環保議題、颱風等,仍是個困擾。但若大家不要核能,還是得尋求替代能源,商機也就出來了。
 - 目前台灣的確沒有興建與後續運維海上風力發電機的能力,台船在特殊船型的研發與建造能力,應有機會扮演一定的角色。
 - 海事工程範疇


 - 風場


 - 補充:中華白海豚棲息地 (Link)


 - 補充:離岸風電知識網 [Link]



 - 全世界最優良風場:台灣海峽風機蓄勢待發?(林育立)[Link] 相當富有資訊,摘要部分內容於下

「台灣西部沿海海水不深,海岸線又長,很多地方適合興建離岸風場,」在德國西門子集團(Siemens)的離岸風電部門負責亞太業務的蓋哈特(Martin Volker Gerhardt)表示。

但是台灣地震和颱風頻繁,而且架設在海上的風機,長期受水汽和鹽分的侵蝕。以西門子最暢銷的3.6MW容量機型為例,塔體加葉片長度就有130公尺,跟台北的台電大樓一樣高,能承受台灣海峽這麼嚴酷的條件嗎?

「我們風機耐風的能力是最高的Class 1a等級,本身就是為惡劣的天候條件而設計,符合台灣海峽的需要,我們不大擔心颱風,」蓋哈特表示。超過一定的風速,風機葉片就會自動鎖住,「北海的平均風速不小於台灣海峽,海風也富含鹽分,對零件是殘酷的考驗,可是風機運轉20多年來,還是一樣可靠。」

那地震呢?「關鍵還是在塔體和基礎結構的設計,不論是塔體或水下的基樁,都必須照各地海床和氣候的條件來調整,」他表示,「比方說澎湖和台灣北部的海域,就會有不一樣的設計,台灣的建築法規對耐震有詳細的規範,我相信技術上一定能克服。」

蓋哈特分析說,台灣發展離岸風電,還處於起步的階段,除了風機非得從國外進口不可,基樁、陸上的變電站和電纜,都可在本地生產但在海上施工和維修的海事工程,技術門檻非常高,對台灣來說,恐怕才是真正的挑戰,「台灣造船業的基礎很強,我認為,台灣應該打造自己的海洋工程船隊。」

離岸風電不需要佔用土地,不像陸地風機有噪音的問題,荷蘭和德國的實證研究顯示,對海洋生態的影響也有限。離海平面的高度愈高,風速就越大,因此在漢堡的展場上,各大廠紛紛推出容量6MW、150公尺的巨型機種,希望擷取高空的強勁風力;日本三菱重工與丹麥維斯塔斯(Vestas)合資的公司,甚至推出8MW、近200公尺高的巨無霸機種。

在海上發電雖然還是靠天吃飯,本質上屬間歇性能源,但海上的風比陸地還大,而且持續不斷的吹拂,比起陸域的風力或太陽能發電,輸出的電力更穩定,也更容易做精準的氣象預測。根據德國弗勞恩霍夫風能與能源系統技術研究所(Fraunhofer IWES),分析北海alpha ventus風場運轉數據後所得到的結果,風機每年的運轉天數可達340天,而且有7成以上的時間,電力輸出每一小時與每一小時之間的變化,都小於10%。也就是說,當規模大到一定程度,而且設置的地點夠分散的話,離岸風電的確有相當潛力,在未來的電力系統成為基載電力

根據工研院綠能所的模擬,台灣海峽風能的開發潛力可達30GW如果用區塊式的方式大規模開發,將可相當程度滿足台灣的用電需求

每年的10月到3月,正是台灣東北季風最強勁的季節,「東北季風是老天爺對臺灣的厚愛,」能源局如此稱讚離岸風力的潛力。如果在這半年能充分利用海上的發電,到了夏季高溫的時候,又能靠太陽能發電來補足尖峰的空調用電,將兩者做有效率的調度和配置,未嘗不是因地制宜的能源選項。

架設在海床的風機,需要穩固的基樁,才能挺住大風大浪,台灣目前還沒有施工所需的碼頭、工作船、和海事工程的經驗。圖:Stiftung Offshore-Windenergie提供



04/11 - 台船 打造風電船隊 (經濟日報)
台船擬打造國家級「風電船隊」,全力搶攻綠電市場,台船董事長鄭文隆昨(10)日指出,台船打算組成128艘各種功能船舶的「風電船隊」,搶攻2030年之前約720億元的離岸風電商機。
他並指出,台船布局離岸風力發電,將在4月下旬與歐洲廠商合作,由歐廠提供技術及相關設備奧援,有助於正在進行中的風力電場設置「往前邁進一大步」。
鄭文隆去年6月底回鍋台船董事長一職,卻遇上造船產業最低迷的時刻,歷經十個月整治,端出台船營運新藍圖。他,指離岸風力發電,是台船發展未來的優先選項,一方面是因為政策牽動綠電發展,另一方面是台船具備碼頭及船隊優勢
鄭文隆說,台船跨進離岸風電領域採兩路並進,一是先前已入股風電示範獎勵商福海風電公司,攜手打造彰化外海三處新風場,承攬其風電海事安裝工程業務,包括一組海氣象觀測塔及30組風機的組裝、運輸安裝,合計工程費用30多億元。觀測塔已經架妥,目前正架設兩支示範風機,預估明年初可完成。
二是完成示範風機架設後,鄭文隆認為,台船及其率領的離岸風電海事工程聯盟(Marine Team)擁有足夠離岸風電裝置能量,可搶下國內更多離岸風電裝置標案。他預估,在2030年以前國內共有36座離岸風電案,商機規模達720億元,後續維持維修商機每年則高達233億元
為了搶進風電事業領域,鄭文隆已向經濟部表明要打造「風電船隊」的計畫。他說,離岸風電裝設施工所需的船舶種類繁多,包括運載風機零組件、吊起風機、埋設電纜、運輸人員、海上旅館等共計16種船舶,若要組一支風電施工船隊,則需要128艘船舶,從現在開始布局建造的話,台船絕對有優勢在2020年之後,爭取更多離岸風電標案。
此外,鄭文隆指出,台船已經著手構想在高雄港自有碼頭建造風機組裝廠,傾向與中鋼等供應商合作,台船則扮演整合者,類似PM(專案經理)的角色。



08/24 - 台船組夢幻團隊 攻離岸風電 (經濟日報)
台船昨(23)日與兩外商合組的海龍離岸風電計畫辦公室簽署備忘錄(MOU),加上先前已和丹麥商CIP合作,在手握有五個風場的海底基礎等業務,商機上看900億元,由其領軍的離岸風電海事工程聯盟(M-Team)將是最大贏家。
此次合作備忘錄簽署,台船由副總經理林福堂代表,與海龍離岸風電計畫辦公室兩大合資業者包括來自新加坡的玉山能源公司、來自加拿大的台灣北陸能源公司代表共同簽字。
林福堂表示,海龍離岸風電計畫辦公室目前正爭取彰化外海第18、19號兩個風場的開發權,可望於年底通過環評後進行風場開發,預計明年展開設計、2019年製造風機等設備、2020安裝、2021年運作發電。
海龍未來啟動開發,將優先由台船負責海底基礎、海上變電站和海上運輸、安裝等業務;加上今年3月和CIP簽訂MOU,掌握其準備開發的彰芳、福芳及西島等三個風場合作機會,合計潛在商機擴大至五個風場。
五個風場總共要建置2.5GW(10億瓦),約須287至420支離岸風機,以平均每個風場投入經費約600億元,海底基礎等業務占三成估算,將擁有900億元的商機。
林福堂說,風場開發商陸續與台船合作,最大原因是目前向政府申請開發風場達10GW之多,遠遠超過2025年完成3GW目標,雖中央現有意提高至6GW,但仍僧多粥少,而且會有優先順序,這將涉及投資獲利回收。
開發權審查和先後開發排序最大取決要素,在於業者對建置本土化的含量程度,因此,紛紛找上台船,預期後續合作風場會再增加。
林福堂指出,新商機將會與M-Team成員共享,計畫以個別風場為單位籌組五個夢幻M團隊,執行風場的建置工作,同時也打算擴大聯盟,讓有意相關廠商入列,把餅做大。
據了解,M-Team現有成員有30多家業者,主力廠商包括有鋼、中運、永傳能源、上緯國際投資控股、穩晉港灣工程、宏華營造、台灣海洋重工、中興工程、台灣世曦工程等。




08/23 - 台美合作有望? 台船潛艦國造獲美政府同意審理 (中央社)
台船得標潛艦國造設計標案,向歐美國家的廠商提出技術協助潛艦的邀商書,期限是以今年6月底截止,如果廠商同意合作,必須提供廠商所屬國家的技術協助輸出許可證明,目前有美國廠商有意協助台船,他們已向美國政府提出申請,美國也同意審理,並開始進行技術協助範圍與項目的審核,如果最後順利審核,將獲得美國廠商的協助,在年底前可完成構想設計。
《上報》報導,台船邀商書特別載明要取得該國的技術協助輸出許可證明文件,不少家廠商都表示,無法參與這項潛艦的技術協助,但家美國廠商特別向台船協調,希望將截止期限展延3個月,因為他們已向美國政府提出申請,目前需要時間進行審查,9月底前審查結果才會出來,台船經過研商同意將期限展延
知情人士指出,我國沒有進行潛艦的相關設計,所以還是需要有經驗國外廠商提供技術協助,才能依此先跨入設計構想的門檻。



10/23 - 潛艦國造計畫按進度 台船擴人力增自製 (中央社)
立委關心潛艦國造進度,台船公司表示,潛艦國造各式設計案期程均按計畫進行,且台船大增百餘位研發工程師人力,並與其他業者協議合作,增加零組件自製項目。
國防部和海軍今年3月與台船簽約,啟動潛艦國造,台船預估8年內國造潛艦可以下水,10年內可以成軍
去年底台船公司以新台幣25億9172萬8000元拿下潛艦國造委託規劃設計案。台船的設計期程是去年12月底設計標籤簽約後,今年9月完成構想設計階段,107年3月完成初步設計,108年3月完成合約設計,109年12月完成細部設計。
台船指出,目前潛艦國造計畫一切按計畫進度進行中,而且台船為了此案投注很大的心力,增聘百餘位研發工程師全力完成逐項期程計畫
台船說,潛艦國造希望納入更多國內優秀廠商的產品,以提升自製率。其中潛艦自製率方面,潛艦鋼材由中鋼公司承製,目前還在進行銲接測試;內部設計、管路,生活空間都可以自製外購部份包括發電機、戰鬥系統、魚雷管等
台船透露,有些零組件正在試研製,台船盡最大力量增加自製比例,目前已和某公司簽訂合約協議合作,例如原本主推進馬達打算外購,但台船考量自製能力不差,目前正朝自製方向努力
台船說,非常鼓勵國內廠商參與潛艦國造計畫,台船能拜訪的廠商都拜訪過,並盡量說服廠商參與。1061023



11/03 - 台船改善16年來最大虧損 減資再增資 (中央社)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 (2208) 副總經理林福堂今天在台灣證券交易所重大訊息記者會表示,前3季淨損新台幣47.95億元,是2001年以來最大虧損,為改善財務結構,將先減資再增資。
林福堂在記者會後直言,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2009年全球活躍的造船廠有934家,2017年7月只剩358家,其中有163家造完最後一條船之後,就沒船可造,到時就只剩195家有影響力的造船廠。
他強調,台船仍有大船可造,不必擔心;減資再增資時,增資普通股已確定有泛公股機構將認購,並也已接觸部分有意願參與認購增資新股的私人企業。
一名台船主管透露,自己在台船工作27年,面臨全球造船業這麼不景氣情形只有兩次,一次是2001年,一次就是今年
林福堂指出,台船今天董事會通過第3季財報,由於全球造船市場景氣仍十分嚴峻,新船訂單與造價持續低迷,前3季淨損47.95億元,累計待彌補虧損為43.06億元,在獲得最大股東公股支持下,經董事會決議通過財務改善計畫,將辦理減資,彌補虧損43.06億元,減資比例57.91%。
他說,除了減資,同時將以私募普通股的方式,辦理現金增資最高2億股,預計12月21日提報股東臨時會,並在通過後執行。
另外,台船是否接手慶富建造獵雷艦,林福堂依然維持先前的說法,一切須待國防部的政策確定後,才能表達看法。



11/04 - 《業績-航運》今年已虧近48億,台船將減資57.91%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台船 (2208) 昨(3)日公告第三季財報稅後淨損21.41億元,創下近16年來單季最大虧損,累計前3季稅後淨損達47.95億。董事會宣布將進行財務改善計畫,減資43.06億元彌補虧損,減資比例57.91%,接續將以私募與公開招募方式辦理兩階段增資,第一階段私募最高2億股,預計12月21日股東臨時會通過後執行。
台船董事長鄭文隆表示,經過長期蕭條,全球造船廠已經消失逾六成,後市會好轉。
台船減增資計畫與另一官股公司陽明(2609)類似,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私募,下半年公開募股。不過鄭文隆表示,台船員工薪資不高,目前公司正式員工僅約3千人,不到全盛時期三分之一,因此並無減薪計畫,未來會設法努力賺錢。
鄭文隆分析,從2009年至今,全球有規模的造船廠已經從934家減為今年7月的358家,而其中163家無後續訂單,幸好海運市場已經開始好轉,散裝船運的波羅的海乾貨船綜合指數(BDI)2009年5月最高曾達到11,793點,去年2月最低僅剩291點,昨日晚間最新指數1,476點,市場已經明顯好轉,但是造船市場估計要晚約一年才能看到好轉。
台船第三季合併營收39.94億元,稅後淨損21.41億元,EPS-2.88元,高於第二季的-1.56元與去年同期的1.14元,創下2001年執行「再生計畫」以來最大虧損。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127.11億元,稅後淨損47.95億元,EPS-6.45元。去年同期則是虧損8.18億元,EPS-1.1元。
台船總經理曾國正表示,第四季將可大幅減虧,離岸風電明年即將啟,加上軍方運輸艦、巡邏艇將開標,公司得標機會高,業績可望大幅改善,預計後年轉虧為盈。如果政府決定將慶富造船承造獵雷艦重新招標,台船也將爭取承接。
台船今年前三季大虧除了因國際造船市場船舶造價偏低,上半年也有15億美元匯兌損失,其餘主要是工期延誤損失,加上新會計準則要求要預列可能虧損,都加大了損失金額
去年9月公司建造中的「風明輪」因莫蘭蒂颱風漂到陽明海運的高明貨櫃碼頭,撞毀橋式機,加上海運市場不景氣,船東要求延後交船時間,還有希臘船東撤單事件,都讓公司發生損失
第三季因接了中鋼運通兩艘散裝船,根據新財會準則預列約5億元可能損失,也使得第三季虧損加大
台船合作的丹麥CIP與海龍離岸風電,共有5個風場待明年3、4月政府完成分配後可以啟動規劃設計與建設,另軍方4艘巡邏艇與1艘運輸艦即將招標,可望順利取得訂單,讓虧損進一步降低,努力在後年達成轉虧為盈目標。(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11/06 - 台船減資57.91% 投資人不捧場股價跌停 (中央社) 
台船公司 (2208) 董事會決定減資新台幣43.06億元再增資2億股,以彌補虧損。由於減資比例高達57.91%,今天股價開低走低,一路在跌停的12.2元震盪,終場仍以跌停作收。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3日記者會表示,台船董事會通過第3季財報,由於全球造船市場景氣仍十分嚴峻,新船訂單與造價持續低迷,前3季淨損47.95億元,累計待彌補虧損為43.06億元,在獲得最大股東公股支持下,經董事會決議通過財務改善計畫,將辦理減資,彌補虧損43.06億元,減資比例57.91%。
除了減資,台船同時以私募普通股的方式,辦理現金增資最高2億股,預計12月21日提報股東臨時會,並在通過後執行。
由於第3季創下2001年以來最大虧損,加上減資比例甚高,台船今天股價開低走低,全場股價都在12.2元跌停價附近震盪,午盤過後鎖住跌停,終場收在12.2元跌停價,成交量9209張。



11/06 - 台船鄭文隆:2022年造船、造艦、離岸風電各1/3 
台船(2208)董事長鄭文隆指出,造船景氣有10年大循環,目前是低潮期,趁著低潮時調整各種體質,未來配合政府政策,包國艦國造以及綠能政策,積極發展。
鄭文隆說,目前造船佔營收比約99%,2020年將造船佔比壓低到50%,2022年將造船、造艦以及離岸風電事業各佔比達1/3
台船今天舉行法人說明會,除看好造船景氣將在107年逐漸復甦之外,也將全力爭取海軍及海巡署等國艦國造業務,同時積極佈局離岸風力發電海事工程市場,以充分掌握相關的龐大商機。
台船公司指出,國際造船市場歷經多年的低迷,目前已有逐漸從谷底爬升的跡象,除了BDI指數持續上揚之外,根據ABS、ALPHALINER及CLARKSONS RESEARCH等多家海運權威研究機構表示,貨櫃輪船噸之供需已趨於平衡,加上運費上揚,各航商獲利均大有進展,對以貨櫃輪為核心產品的台船而言,是一大利多,屆時各船型需求與船價將可望由谷底翻轉上升。
台船同時認為,未來貨櫃輪需求將集中在1萬 TEU以上超大型貨櫃輪及2999 TEU以下支線型貨櫃輪,呈現兩極化發展,而這兩類船型向來為台船所專長。尤其支線型貨櫃輪,因亞太市場未來的快速成長與汰換需求強勁,船價頗有上揚潛力。台船建造前述船型夙有聲譽,因此未來會將主力用於爭取這類訂單。
此外,台船建造的特種船舶,例如DCC(半潛式甲板重貨載運船),早已享譽全世界,加上獨特的節能技術與品牌,例如ES、SODO、4INTship智能船舶技術的開發及應用,皆頗受船東好評,在這些基礎上,台船將再把觸角延伸至利潤更佳的離岸風電施工船機,比如TIV(風機安裝平台船)及OSS(離岸風電海上變電站等領域。
在積極佈局離岸風力發電海事工程市場方面,台船表示,經濟部能源局已訂定2025年累積建置4GW離岸風場建設的目標,初估總產值約達7204億元,每年運維產值233億元,台船亦已準備就緒,將籌組海事工程公司,加盟海下基礎鋼構公司及籌獲風電施工船舶成立本土化風電船舶公司,結合國內海事工程施工團隊(M-Team),全力掌握相關風場開發與建置的持續性龐大商機。
另一方面,政府目前積極推動國艦國造,海軍已規畫包括潛艦、新一代主戰艦、飛彈巡防艦、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等12項未來新建兵力需求,海巡署也將新建235艘巡防艦、巡防艇、巡護船等各式艦艇,二者合計造艦預算上達5000億元,都是台船具有優勢並將努力爭取的業務。因此自明年起,艦艇業務可望成為台船長期穩定的營收與獲利區塊。
台船目前正積極進行業務轉型及內部調整,在全球航運市場景氣復甦,以及造船市場可望反轉向上等情形下,未來只要掌握國艦國造、離岸風電海事工程等長期龐大商機,必能趁勢而起,再創營業榮景,發展可期。



11/07 - 盈餘:台船(2208)10月份合併稅前虧損1億5833萬元,1-10月每股稅前虧7.29元 (財訊快報)
台船(2208)自結10月份合併營業虧損1億5971萬元,合併稅前虧損1億5833萬元;累計今年1-10月合併稅前虧損達54億2400萬元,以股本74.36億元計算,每股稅前虧損為7.29元。



11/21 - 《航運股》「德翔高雄」輪,台船今交船 (時報資訊) 
德翔海運委託台船 (2208) 新造的1800TEU全貨櫃輪「德翔高雄」,今(21)日上午在台船基隆廠舉行交船命名典禮,這也是新造系列4艘貨櫃輪當中的第3艘,未來將投入德翔公司的黃金航線。台船表示也將積極爭取接下來的造船訂單。
德翔一共委託台船建造4艘同型貨輪,「德翔高雄」是這批系列中的第3艘,台船預計第4艘也將在明年第一季以前交船,一起投入德翔的日本-台灣-香港-泰國的黃金航線。
「德翔高雄」系列的「曼谷極限船」完全由台船自行研發設計,並得2014年英國皇家工程師學會的年度船舶獎,以及台灣的造船協會年度船舶獎。船身特別採用劍艏節能設計,其能源使用效率較10年前的同型船隻可大幅節省25%,是極具國際競爭力的船型。
此外,台船表示,德翔下一個階段正規畫訂造兩艘1000TEU的小型貨櫃船,以及兩艘2800TEU的中小型貨櫃船,預計在今年底前下單。台船也表示會積極爭取獲得訂單的機會。



11/28 - 獵雷艦要不要接手 台船:由政府決定 (中央社)
銀行團不展延慶富保證金,獵雷艦案可能解約,後續走向有3項選擇。被各界視為最有可能接手的台船公司 (2208) 表示,政府單位目前並未與台船接洽,未來走向全視政府決定。
慶富案延燒,海軍今天準備沒收慶富一部分還款保證金,最快12月啟動解約程序。若解約,後續有其他船廠承接、重新招標與撤案等3項選擇,不過海軍官員表示目前沒有定案。
獵雷艦是否由台船接手?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志明告訴中央社記者,銀行團不展延慶富保證金,若海軍再和慶富解約,銀行團會成為最大的債權人,銀行團對此事後續如何處理,要先釐清
周志明表示,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政府單位與台船接洽,後續走勢仍要政府決定,未來政府決定要由哪一家造船廠來承接,或是重新招標,目前並不清楚,若由別家造船廠承接,台船也樂於配合。
周志明指出,台船在此案完全處於被動狀態,畢竟台船是上市公司,最大股東是經濟部,台船會盡力配合政策,不過,未來最重要的還是政府的決策與所開立的條件。